(一)
秋风送清爽,盛京迎宾朋。
明天,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即将在我省召开。这是全国工商联主办此活动9年来,第二次将主会场放在京外。
辽宁准备好了。所有会议场地已布置妥当,所有工作人员已整装到位,我们用事无巨细、百般周到的保障与服务,翘首以盼。
作为反映国家实力、经济活力的民企500强,今年的榜单将有什么变化,世界瞩目。
而对东道主,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心跳与脚步,与会知名企业家也将认真聆听、倾情关注。
他们中,有的已经投资辽宁,有的即将选择辽宁,有的正在审视辽宁,有的则要通过峰会认识辽宁、了解辽宁。
辽宁机遇,机遇辽宁。短短的两天半时间,辽宁将站在峰会这个难得的平台上,展示、学习,并不断探索发现新的航道。
我们也相信,在这个金色的季节,中国民企“梦之队”的辽宁之行,一定能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甜美的果实。
(二)
山海关外,地负海涵。
辽宁,始终都是一片令人向往的热土。
这里,物阜民丰,山清水秀。
我们的脚下,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北缘、“黄金玉米带”南延。这里的菱镁矿储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硼矿、铁矿、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盛产水稻、玉米、高粱、大豆等作物,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
这里,对外开放,独具优势。
辽宁居东北之南,拥黄渤两海,占全国12%、绵延2000余公里的海岸线,蜿蜒曲折、美不胜收。我们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规划的重要省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这里,工业文明,厚重璀璨。
“一五”时期,国家布局的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辽宁的最多,占全国投资总额的31.3%,以沈阳、鞍山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由此形成。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曾为新中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立下卓越功勋。在这片流淌着浓浓工业血脉的土地上,不知创造了多少全国第一、产生了多少先进经验、树起了多少行业标杆。到今天,在装备制造业178小类产品中,我们仍有58项居全国前六。
这里,人才聚集,群英荟萃。
辽宁省内坐落着1700多家科研机构、115所普通高等院校。截至去年,我们有工作关系在辽宁的两院院士53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4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100余人。此外,分布于各行各业的460万产业技术工人,更以搏动的“匠心”,支撑着辽宁“质”造。
从几百年前中国历史上著名人口大迁移的“闯关东”,到烽火岁月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到建设时期要素奔流的“共和国工业摇篮”,再到今天充满机遇的“新一轮全面振兴”,“向辽宁”,热度未减、大势依然。
(三)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总会经历烦恼。一个地区,同样如此。
近年来,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2010年起,我们的增速持续单向回落。经济报表中的箭头,一路向下,“扎”得人心慌。
老工业基地迈着沉重的步伐,艰难前行。
“老大哥”成了“老大难”、中国“锈带”、“新东北现象”。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线上线下、学界民间,各大舆论场诸多解读、各种论调,理性分析者有之,善意批评者有之,恶意唱衰者有之。
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
振兴大门,怎样开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注、牵挂着辽宁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对辽宁振兴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精准把握、对症开方:
———辽宁振兴发展存在问题的症结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
———要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以深邃的洞察力、超常的预见力,深刻分析了辽宁存在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思路和方向,提出了一系列管全局的战略思想、管根本的战略举措、管长远的战略谋划,为我们拨开了重重迷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学习总书记讲话,我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省委周密部署、率先垂范,全省上下学思践悟、融会贯通。于是,一场解放思想、革故鼎新的“头脑风暴”迅速席卷城乡。
贯彻总书记讲话,我们俯身山水阔、落笔天地宽。省委、省政府登高望远、统筹谋划、科学设计,各地区各部门细化措施、细分责任、细排时间。于是,建设“一带五基地”、实施“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壮美蓝图在辽沈大地铺展开来。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翻开今年前6个月的成绩单,虽远未“晴空万里”,但关键的几个数字,仿佛顽强地穿过厚厚云层的明媚阳光,令人欣喜,给人希望。
如果截取这几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曲线,会发现,它俨然是个“√”的形状。
从“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到“稳之基更牢、好之势更强”,从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黯然失色”到呈现出“一抹亮色”。辽宁做对了什么?
最根本的答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于是,我们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饱含信心、充满力量。有人民领袖掌舵领航、真理之光照耀征程,还有什么不可战胜?
[1] [2][3]下一页尾页
(作者: 编辑:袁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