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河蟹预计产量可达15.1万吨 有望成第二个百亿元产业

发布时间:2014-07-30 11:21:49来源:SRC-13

  荆楚网讯(记者 董育雄 实习生 唐蜜 通讯员 王勇、成专)河蟹凶猛!记者从7月30日在荆州市召开的湖北省水产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上获悉,继2013年小龙虾率先百亿元产业规模后,河蟹预计产量可达15.1万吨,同比增长15%以上,有望成为第二个百亿元产业。上半年湖北渔业产值375.8亿元,增长18.2%;预计全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000元,增长17%以上,有望实现年初制定的“渔业产值增长12%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的“双12”目标。

  现代渔业根基稳固指标抢眼

  统计显示,湖北省全省养殖面积稳定在1020万亩以上;上半年水产品总量204.61万吨,同比增长6.2%;渔业产值375.8亿元,增长18.2%;预计全年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000元,增长17%以上。有望实现年初制定的“渔业产值增长12%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的“双12”目标;

  上半年全省水产业实现二产业产值160.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加工产值116.2亿元,同比增长24%;流通服务业产值325.9亿元,同比增长19.9%;

  产业基础不断牢固,各地标准化改造池塘32万亩,新建水产板块基地194个、18.8万亩。新创建1家国家级、16家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争取创建3家部级现代种业示范场。已申报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单位12家,完成89家部级、119家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考核工作;

  发展空间稳定拓展,大力推广虾稻共作、香稻嘉鱼、稻鳅共生等稻田生态种养新模式,全省新增稻田种养面积29.3万亩,可增加纯收入15亿元。

  “科技兴渔”成转型升级重要引擎

  全省水产系统始终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促进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在“产学研”平台建设、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运用上成果颇丰。

  狠抓“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协调56个单位组建“长江中游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长江中游特色水产品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发挥在鄂水产院士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在黄冈、孝感、荆州等地设立水产院士工作站6家,切实提高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开展技术攻关,攻克了一系列苗种繁育难题。省水科所攻克小龙虾的人工繁育技术,武汉市水科所“杂交鲌‘先锋1号’”获得了全国水产新品种认证。汉川、仙桃、荆州等地黄鳝仿生态繁育技术取得成功。洪湖市河蟹全人工繁育和扣蟹本土化培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省重大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到田间地头。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开展科技培训班450期次,培训10.3万人次,新培植科技示范户600余家。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新增长丰鲢养殖面积2万亩,黄颡鱼全雄一号3万亩;推广新型全自动投饵机示范面积5万亩。

  严把质量安全“命门”成全国标杆

  据省水产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4年全省水产系统推进水产品产地准出试点,制定实施方案,确定了试点县市和试点标准,强化了可追溯平台建设。有序开展了无公害认定认证工作,新认定无公害产品77个、产地8家。进一步强化了加工出口企业和出口备案基地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上半年共开展部省级抽检6次,抽检水产样品468批次,合格样品466批次,总体合格率99.57%;产地和苗种抽检合格率均为100%,系农业部通报中内陆唯一全部合格省份。上半年,全省水产品质量好于往年同期,高于责任目标。

  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表示,2014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渔业部门坚持“抓环境、抓改革、促跨越”,始终把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产业发展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下半年,全省各级水产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国渔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努力实现全年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