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经济新闻

湖北人参与研发神奇稻种 海水里种出稻谷来

发布时间:2014-10-28 06:48:05来源:SRC-13

 

 

图为:湛江遂溪县虎头坡海滩,被海水淹没的“海水稻”,退潮后依然会生机一片。 (段洪波 供图)
 

 

 图为:段洪波(左)、谢华安院士(中)、陈日胜在“海水稻”稻田。

 

 

图为:“海水稻”样米。

 


 图为:“海水稻”做成的米饭。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 蒋绶春

  本月中旬,众多著名水稻专家赶往湛江。他们此行,只为3个字——海水稻。

  28年前,广东湛江果农陈日胜偶然在海滩上发现几株奇异稻种,经过一年一年试种,稻子可以迎着海潮生长,这就是“海水稻”。2012年起,湖北荆楚种业公司与陈日胜联手,在全国选点试种,展开有序研发,并取得突破。

  我国有盐碱地、荒芜海滩共十几亿亩。能在咸水中生长的“海水稻”一旦试种成功,这些荒地可望焕发生机,这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而一旦确认“海水稻”属于野生稻,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物种,具有世界性意义。

  稻蔸乘上飞机“旅行”

  10月14日,段洪波携带一株稻蔸,从武汉乘飞机赶往广东湛江。

  这株稻蔸乍看并不打眼,却并非人们熟知的水稻。它叫“海水稻”——对此,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

  段洪波是“海水稻”的技术负责人。担任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的他,也是资深水稻专家,长江大学聘用教授、硕士生导师,已与水稻打交道近30年。

  今年5月,他从湛江带回“海水稻”种子到荆州试种,但直到收割季节,稻子还没有抽穗。多年研究作物引种,他深知,一种作物从低海拔引种到高海拔、从南方引种到北方、从东面引种到西面,生长都会有一定差异性。“海水稻”原产于低纬度的湛江,感光性强,按理只能在北纬28度以南地区种植成功,试种到北纬30度的荆州,不抽穗也正常。因此,他并不意外,但多少有些失落。

  没想到,8月底,试种的一株“海水稻”,竟然抽出了3根稻穗!

  本月初,段洪波小心翼翼采下稻种,有100余粒。国庆假期刚过,他就叫学生将这些种子带到海南省陵水县,播撒在一处海滩上进行试种。如今,它们已长出葱绿的秧苗。

  变异品种的稻蔸也是宝,它会在来年长出新的稻苗。这类不依靠种子的繁殖,在植物学上叫做“无性繁殖”。反之,依靠种子的繁殖,则属于有性繁殖。考虑到稻蔸在荆州过冬可能被冻死,段洪波将稻蔸挖了回来,乘飞机带到湛江。

  10月17日,稻蔸栽到了“海水稻”的发现地——湛江市遂溪县燕巢村虎头坡海滩。开挖稻蔸时,段洪波又发现1根稻穗。他采下稻种,用塑料袋装好,随身携带。时不时,还要掏出来瞧瞧。“这一感温性变异品种,必须在耐盐条件下继续进行物种选择,它可能又会分离出一些新品种。”段洪波介绍,自然界的光、声、电、温、射线等,都可能让生命发生变异,变异是绝对的,遗传是相对的。有的作物遭遇雷击后,内部基因就会突异,作物可能变矮或变高。

  段洪波计算着:今年播在海南的100多颗稻种,通过南繁北育,到2016年春,将收获4万公斤稻种。“这个变异稻种是上帝赐给我的。”段洪波对记者说,一旦试种成功,其能量无法估量。

  一份做了28年的“作业”

  “海水稻”的面世,源于28年前果农陈日胜的一次偶然发现。

  陈日胜今年52岁。1983年,他就“下海”在湛江郊区种果树。母校湛江农业专科学校(现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的罗文列教授,一直为他做技术指导。1986年11月,他随罗教授到海边寻找红树林品种,行至虎头坡海滩,看到一丛稻子植株很高,像芦苇,剥开谷粒一看,米粒是红色的,跟普通稻米不一样,也不像小麦。罗教授说:“这是好东西,也许是我们水稻的祖先。”

  罗教授又说,万物从水而来,海洋蒸汽被雷电击中产生氮气,才有了生物;加上湛江这个地方十几万年前有过火山爆发,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在此发现一些新奇物种完全有可能。“很多人并不懂得物种的可贵。小陈,你一定要把这个物种保护下来。”

  从此,陈日胜开始做这份“作业”。他把那片海滩长租下来,在滩上挖一块地,第二年春,别人播种时,他也把采集回来的奇异稻种播了下去。

  随着潮涨潮落,种子发芽了。秧苗很密,陈日胜又进行分株。“到7月份,别人快收割了,我种的‘稻子’还长得像草,没有抽穗的迹象。”陈日胜急了。但罗教授说,它肯定是一种稻子,叶脉跟水稻一样,错不了。

  9月底,稻子已长得像芦苇一样,有的开始抽穗了。不是同时抽穗,而是一根根先后进行,彼此间隔两三天。到冬天,有的稻子成熟了,有的还在开花。陈日胜把最先成熟的稻子留作种子,把第二批成熟的采回来做饭,一尝,口感类似糙米,还带点玉米的香味。

  一年一年,种子越来越多,试种面积逐渐扩大。到第7年,就差不多同时开花、抽穗了。它们的神奇也已显现:被潮水淹没的稻子,当潮水退后,依然一片生机;也从来不需要打药、施肥、除草,亩产200公斤左右。

  然而,陈日胜为保护这个稻种,已耗尽家财。这个稻谷,价格要比普通稻谷低才卖得出去,陈日胜一直亏本。直到近年时兴“有机食品”,才越来越俏。“罗教授已经离世,他布置给我的作业,我做了28年,还没有完全摸清楚。我是完成不了这份作业了,要请专业人员来做……”提起坚持至今的动力,已经头发花白的陈日胜说,“当年,如果不是在海南发现的一株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也难有突破。一株不起眼的野生稻,改写了世界水稻育种史,这对我影响最大。”

  北纬28度线的艰难突破

  为接济生活,2011年,陈日胜把平时收集的奇石拿到北京去卖。这成了他命运中的又一个转折点。

  卖奇石,陈日胜也不忘带上一份组建虎头坡“海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报告。一名奇石爱好者看到“海水稻”三字,非常新奇,就告诉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周长林教授。

  当年11月,周长林组织十余名专家,专程从北京赶到湛江虎头坡海滩,来验证“海水稻”的真假。看了现场,专家们非常感动。

  北京富程集团老总听说此事,立即打电话给段洪波,请他赴京共商扶植“海水稻”事宜(注: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富程集团旗下企业)。2012年3月,段洪波又直接从北京赶往湛江。

  在虎头坡海滩,段洪波看到,那片稻田里还有很多退潮后留下的小螃蟹,用手指粘起水和泥巴舔舔,咸的、涩口,这真是海水里长出的稻子!他给富程集团老总回电话:“这事是真的,值得干!”老总一听,还没与陈日胜见面,就先向他账户里打款100万元。

  这个海滩,每月有两次涨大潮。这年农历4月初三,段洪波第二次去现场,果见涨了大潮,“海水稻”仅露出几丛叶尖。退潮后,稻子依然生机一片。

  段洪波问陈日胜:“还有多少稻种?”“还有几千斤。”段洪波立即决定扩大试种。5月,他们就在广东廉江租下大片荒芜滩涂。有人劝说,这个滩涂不适宜种植,别把钱往海里扔了。但当年11月,他们收获粮食近10万斤。

  为试验其他纬度的盐碱地能不能种植,2013年,他们在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辽宁省盘锦市租地试种。今年初,富程集团与荆楚种业公司组建了海稻(北京)国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并将试种点扩展到山东东营、江苏大丰、浙江象山、海南陵水等地。但只要到了北纬28度以北,稻子就不抽穗,犹如野草。有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它的感光性强,在长日照条件下不能抽穗。

  了解这一背景后,我们再审视段洪波在荆州(位于北纬30度)试种先后得到的4株稻穗,就不难理解其意义了。“这是一株变异品种,不属于感光性品种,而是一个感温性品种,可以在全世界种植!”段洪波语气笃定。

  破解“抗盐性”世界难题

  本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农学家谢华安等10余名专家学者赶到湛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已84岁高龄,专门派来了其助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博导。

  记者随同专家一道,来到虎头坡海滩。台风刚过,七八米高的海边防护林成片倒伏着,附近的“海水稻”同样倒伏在稻田里,但稻穗部分却倔强地站立着。任意扶起几株,植株高度竟超过人头,在1.8米至2.3米之间。陈日胜说,这就是他当年发现“海水稻”的地方,每月两次涨大潮时,这些稻田都会被淹没。

  专家们考察后表示,水稻的抗盐性是一道世界难题,“海水稻”或将破解这一难题。但是,它还有一系列研究工作要做。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廖西元建议,海边稻田经常受到台风暴雨洗刷,稻田里的海水盐分含量就很难说,所以,要对“海水稻”耐盐分的程度、时间,与普通稻子做比对性研究。另外,要对这个稻种的感光性做研究和改良,否则,它只能在低纬度地区种植;再就是弄清稻米的营养成分。“不管怎么说,对于这一稻种资源的研究,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段洪波接过了话头,他说,在荆州发现一株“海水稻”变异稻种,能够抽穗,这株变异稻种可能已解决感光性问题,目前正在试种。

  水稻栽培技术专家、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朱德峰认为,“海水稻”能在海滩上长出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如果这个稻种能在很多地方做种子,那就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成果。湖北省种子管理局局长卢开阳也说,它的潜在价值非常大,有可能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很大贡献。

  谢华安院士总结认为,这个稻种具有抗盐优点,就是很好的种子资源,可以很好地利用,还可以将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上,为抗盐碱作出贡献。我国从海南到东北、华北都有盐碱地,生产力很低,一定要有耐盐碱品种,才有增产的潜力。对一种作物而言,能抗盐碱,这就是很大的价值了。

  而据富程集团副总裁尹玉刚介绍,我国现有盐碱地十几亿亩,海边滩涂有几千万亩,有了“海水稻”,将来就可以种粮食了;而且这个稻子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因而极为宝贵。

  不排除是全新野生稻

  作为一种奇异稻种,“海水稻”是否就是野生稻?记者采访了多名专家。

  谢华安院士说,他看了现场后,也有一个疑惑——稻种究竟是怎么来的?是野生稻驯化过来的,还是普通的农家品种?称之为野生稻的依据在哪里?它看上去与栽培稻很相近,称之为野生稻并不准确,还要做分析、研究。

  马国辉博导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野生稻属于新的物种,它的基本属性、遗传规律与普通栽培稻都不一样,在国际上有严格标准,其种类有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普通野生稻,等等。目前,我们对“海水稻”的基本特征还没有搞清楚,不能因为它是陈日胜在野外发现的,就定性为野生稻。因为这种在野外生长的稻子,也有可能是农民遗失的普通栽培稻种,经多年生长,适应了野外环境,从而看起来像野生的。如果真发现了野生稻,就等于在地球上发现一个新的物种,意义非同寻常。当然,也不排除这个稻种就是野生稻,这要将其所有特征搞清楚之后,才能确定。

  对此,段洪波说,即便陈日胜当初发现的是野生稻,经28年选种,也基本驯化了。起初几年种植时,它的野性很强,如今越来越靠近栽培稻。其实,人类种植的栽培稻,也是上万年前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所有种子都是育一代、变一代。就如人,一娘生九子,九子都不同。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种业公司在储存种子时,都是用冰库把种子冰冻住,就是通过‘休眠’,不让种子发生变化。”段洪波说,下一步,将请中国农科院品质资源所的专家,对“海水稻”的特性做个初步鉴定。如确定属于野生稻,将是伟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