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健康新闻

湖北迈入生命经济时代 全球最牛基因测序机构在武汉

发布时间:2015-05-21 15:46:43来源:SRC-389

图为:对基因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

图为:基因检测通过少量血液样本,发现神奇的遗传因子。

图为:科研人员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图为:武汉华大基因员工在高通量测序实验室内工作。

          图为:武汉华大基因外景。本版图片由受访方提供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茜 通讯员陶希望曾明

  作为精准医疗的核心技术,基因检测正站在风口。

  去年底,国家药监总局、国家卫计委联合下达了首批基因检测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已被叫停300余天的基因检测,重获放行。

  今年3月底,将基因测序用于肿瘤诊疗的首批试点单位名单,也已发布。

  这两份不长的名单,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武汉华大基因均顺利入选。

  由此,湖北拿到的“生命经济”时代的第一批通行证,有望成为全球“生命经济”的领跑者。

  1

  神奇的遗传因子

  基因检测解释生老病死

  今年2月,家住襄阳的王梅(化名)顺利生下一个健康宝宝,抱着新生的婴儿,一家人喜极而泣。

  这不是她怀的第一个孩子。两年前,初次怀孕的王梅接受唐氏综合征筛查(俗称“先天愚儿”筛查)时,检测结果为临界值。

  “临界值以往被作为低风险处理,而有研究证明临界值的漏筛率最大,很多在临界值的孕妇最后生下了唐氏儿。”武汉华大相关负责人杨昀说,王梅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为高风险,即腹中宝宝有很大概率是唐氏儿。王梅最终选择了人流。

  时隔两年,当她再次怀孕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是低风险。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

  回想这段经历,王梅有些后怕:“如果当初没有做基因检测,很可能生下一个‘唐娃娃’,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的痛苦。”

  无独有偶。麻城市民谢慧(化名)有着相似的经历。去年,谢慧的儿子被临床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一家人为儿子四处寻医却未果,商量准备再要一个小孩。

  “不知道下个孩子会不会健康,很纠结。”谢慧说,在医生的推荐下,选择了去做基因检测,指导下胎怀孕。“先是给儿子做了针对病因的基因检测,却没发现相关的基因缺陷。”谢慧拿着检测结果,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做了全面基因检测,才发现儿子患的其实是先天性肌营养不良1A型。“这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虽然夫妻双方表型都是健康的,但其实都携带患该病的缺陷基因,所以他们的小孩有25%的可能性患病。”杨昀说。

  在得出这一结论后,谢慧夫妇最后选择做试管婴儿,通过对囊胚的检测,可喜地发现这个囊胚完全正常,他们近期准备做囊胚移植。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你我身边。以往,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只能听天由命。而今,替代上天给出答案的,是基因。

  基因是什么?“基因是人体内最基本的遗传因子,存储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基因检测则是通过少量血液或唾液,捕捉、测量人体中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预知疾病风险或早期诊断疾病,甚至,发现癌症滋生的蛛丝马迹。

  2

  全球1%的荣光

  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提到中国基因检测,绕不过去的是华大基因。

  故事从1990年说起。当年,美国宣布正式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用15年的时间,耗资30亿美元,把人体内约10万个基因的密码全部解开,同时绘制出人类基因的谱图,并欢迎其他国家加入。

  这个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被誉为20世纪科学史上三个里程碑事件。

  翌年,美国建立了第一批基因组研究中心。1993年,英国的桑格研究中心在剑桥附近成立、1997年,法国国家基因组测序中心成立……

  期间,在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中国人汪建闻讯,觉得天赐良机。“前面两个计划都没有中国的参与,这个无论如何不能掉队。”

  不料,当汪建一腔热血回国后,发现国内不少科学家对此心存怀疑,“基因也能弄明白,不是瞎折腾么?”面对质疑,汪建决定组建自己的公司——华大基因。

  1999年,汪建和他的伙伴们宣布,代表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德、日之后的第六个成员国,也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

  2003年4月14日,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已完成的序列图覆盖人类基因组所含基因区域的99%,精确率达到99.99%。其中,华大基因代表的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工作,之后华大基因还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图谱。“破解基因的秘密,等于破解了人类生命的密码,技术的突破应该是全人类共同享用的财富。”汪建说。

  当时,发达国家的基因测序产业已经开始,而中国尚未起步。产业化的念头,开始在汪建脑海里萌生。然而,要实现产业化,遇到的首要问题是设备。这必须依靠大批量的测序仪,而国内尚无法生产。

  2010年初,美国基因测序仪供应商Illumi-na宣布二代基因测序仪即将面世。华大闻讯,立即向国开行贷款6亿元,购买128台二代测序仪Hiseq2000。“一代测序仪时代,中国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外,华大一直在等超越的机会。”汪建说,二代出来后,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线,谁能先发制人谁就占据主动。

  这笔Illumina迄今最大的订单,一时轰动美国。也正是这批测序仪让华大迅速扩张,基因测序数据产出能力一举跃居全球第一。

  3

  并购美国上市公司

  拿到行业“可口可乐”配方

  然而,好景不长,眼见华大的蓬勃发展之势,“羡慕嫉妒恨”的供应商开始实施诸多限制,让华大很是头疼。

  转机出现在2012年6月。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 CompleteGenomics(简称CG)向华大CEO王俊发来邮件,邀请华大参与收购竞价。CG既有基因测序服务,也有自己的测序仪,但由于经营不善,年亏损5000多万美元。

  收购实在不易。第一关就要面临美国政府严格的审批;收购前要为CG提供高达3000万美元的过桥融资,且如果收购不成功,这笔几近掏光华大家底的资金将有去无回;竞争对手如云,大笔的收购资金还没有着落。然而,“华大做出收购的决定只花了5分钟。”

  汪建说,原因很简单:一旦收购成功,华大将拥有自己的测序仪;打通基因测序全产业链后,将大幅度降低基因测序价格。

  好在,基于产业发展的良好前景,不少风投闻风而动。华大在出让旗下公司部分股份后,顺利拿到收购所需资金。当年9月17日,华大与CG签署并购协议。“支付完3000万美元过桥资金,华大户头上已经所剩无几,但华大依然请了国际一流的交易顾

  问、律所和公关公司。”汪建说,这些都是大笔开销,但并购得按国际规则办事,该花钱的时候不能手软。

  此时,风波骤起。曾经销售测序仪给华大的供应商担心华大收购CG后威胁自己的江湖地位,一边积极参与并购竞价,一边在美国国内大造舆论,称中国人将从美国拿走基因测序行业的“可口可乐”配方,试图阻止华大并购。同年12月12日,硅谷颇有影响的《圣何塞信使报》刊登了美中经济暨安全审查委员会两位委员撰写的社评,称华大由中国政府拥有和控制,而且可能带来生物武器威胁,呼吁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严格审查此并购案。

  幸而,CG联合创始人兼CEO Clifford Reid当天立即发出致公司员工的公开信,表示华大是一家私人企业,同时指出该设备供应商一直在卖设备给华大,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纯属子虚乌有。而该供应商的并购申请,也因涉嫌垄断被中途撤回。

  2013年3月18日,华大最终以1.17亿美元的交易额完成收购。此举,让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特有的基因构成接受咨询和诊治的梦想成为可能。

  华大,也真正成为基因检测行业的“可口可乐”。

  4

  叫停一年重获批

  国内产业化之路柳暗花明

  在国内,因为遭遇政策瓶颈,华大的产业化之路也险些流产。

  “基因检测从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迟迟未能申请到‘身份证’,无法进入市场。”武汉华大负责人坦言,基因检测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制度许可尚属空白。

  早在2011年,武汉华大联合武汉市相关部门,试水宫颈癌基因筛查项目。然而,因为该检测技术没有通过卫生部门认证,无法继续开展,只能躺在武汉华大的陈列室内。

  汪建说,目前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快捷地提前检查出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症、先天性聋哑以及多种遗传疾病,其中唐氏综合征已经在全国做了32万例检查,准确率达到99.9%。但之前这些都属于“灰色地带”。

  技术成熟,为何认证难?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认为,基因检测技术一直存在医学伦理上的争议。大多数“能检测、无治疗”的基因检测结果,可能会给受检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甚至超过疾病风险本身。此外,个人基因信息极具隐私性,一旦被泄露或公开,将对受检者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基因歧视。

  “与基因检测技术的飞速进步相比,基因检测的伦理规范尚无成熟经验可供借鉴,这也是国家层面对基因检测技术未有明确态度的原因。”江畅说。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

  2014年2月,因基因测序的临床使用面临标准缺失、价格不规范等问题,国家层面以“未经审批滥用”为由,全面叫停基因检测。顿时,中国整个基因检测产业陷入停顿,华大和国内的众多的基因检测公司度日如年。“类似于‘酒量行不行 基因检测告诉你’、‘你的爱好 基因做主’的噱头不绝于耳,”业内人士表示,基因检测市场确实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但是,任何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都需要时间,不能因为有风险而完全拒绝。基因伦理是全球性的难题,但诸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对基因检测产业选择包容的态度。同为亚洲国家,日本雅虎、东芝,甚至连游戏商DENA近年都开始大举布局基因产业,抢占先机。

  汪建介绍,“叫停令”后,华大损失达4亿元。但华大一直恪守伦理约束,任何临床项目都要经过内部的伦理委员会通过。华大必须抓住任何一个机会,为求生而奔走呼吁。

  历时一年,华大终于拿到了首批临床试点批文。这是湖北进入生命经济时代的第一张通行证。它意味着,湖北可望成为全球生命经济的领跑者,还可以成为最早拥有基因检测便利的省份。

  目前,华大已和多家医院开展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3年来成功检测14万例;HPV基因分型检测项目,也已检测40多万例。年内,首台国产基因测序仪将在武汉下线,随后将实现批量生产。“个体全基因组测序能够覆盖人体基因组中所有类型的缺陷,提供预测和指导,将为临床医药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研究人士预计,今年即可实现这一转变。

  记者手记

  敬畏生命

  如同硬币的两面,基因检

  测的神奇犹如一把双刃剑。

  有人说:登上月球,人类失去了嫦娥;解码基因,人类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

  有人说,基因检测让生命的神圣不再,生育像是在超市里挑苹果,挑选出完整漂亮的,让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回归上帝。

  诸如此类的质疑,基因测序技术遭遇重重危机。

  什么是真正的敬畏?

  当生命的密码在我们面前真实呈现时,无疑,基因检测开启了一扇神秘之门。

  这扇门的开启,让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生命、罕见病患者的生命、癌症患者的生命清晰呈现并可以主动选择。

  批文试点,是一大步,也是一小步,基因检测在国内的政策瓶颈并未完全消除。它始终像一把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诚然,这个行业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技术的完善,管理的规范,伦理的认同、大众的认知等等。悬一剑,是理智也是催促。

  制度的革新,如何赶上技术变革的脚步?

  面对神秘的生命,如果我们可以主动选择,而非只能被动接受,尊重生命,便有了更好的基础。

  技术的背后是生命。善待技术,亦是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