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小可
得知妹妹病情危急,小琪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医院。尽管医生迅速清除了出血,但小可病情还是急剧恶化,术后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很快陷入深度昏迷。
想让她的生命更有意义
感觉无力回天的医生委婉地向小可家人询问,是否愿意捐献孩子的器官,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虽然很舍不得,但是一想到把她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也算是让她的生命更有意义,我就同意了。”小琪说,一开始,父母怎么都不同意。父亲家兄妹4个,生了6个儿子,只有妹妹1个女孩,全家人都把她捧在掌心里。
“妹妹平时总说,长大了要当老师医生去帮助别人,这正好是帮她圆了心愿。”小琪说,自己是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3年的患病经历让他比别人更能体会生病的痛苦。经过反复沟通,父母也意识到,与其让小可毫无意义地从世间离去,不如让她身体的一部分继续活在世上,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生命延续。
8月25日,小可的情况迅速恶化,瞳孔散大,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小琪和父母联系上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姚笛,表达了捐献意愿。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再次确认后,当晚小可转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专家在对小可的情况进行评估后,最终认定小可的情况符合器官捐献的要求。
小琪和父母含泪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同意将小可的一个肝、两个肾无偿捐献。“我的两次手术让家里负债累累,过年时父亲还在说今年终于可以还清债务了。没想到日子有奔头了,妹妹却不在了。”一提起小可,小琪忍不住泪流满面。
捐献的肝肾帮3个人新生
昨天,记者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获悉,小可捐献的两个肾脏成功移植到两位尿毒症患者的身上;她的肝脏被紧急送往外地,挽救一位41岁的肝衰竭男子。
姚笛从事器官捐献协调工作4年以来,成功劝说100多人捐赠了器官。姚笛告诉武汉晚报记者,绝大多数捐献者受不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是瞒着亲友偷偷捐献的,尤其是家在农村地区的。最让她感动的是,小可捐献那天,家里来了20多名亲友送行,现场每个人都支持她父母和哥哥作出的这个决定。“他们真的很了不起!”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周江桥教授介绍,器官捐献宣传理念正在逐步普及推广,仅今年上半年,他们累计已受理逝世后器官捐献56例,挽救了100多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这种延续亲人“生命”的方式。这也是一种“大爱”,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逝去的亲人用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全程参与小可器官捐献的姚笛介绍,在病人生命无法挽回的情况下,用尚有功能的器官去救治更多人的生命,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姚笛称,直系家属帮脑死亡的病人作出器官捐献的决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有器官捐献意愿的人可以直接联系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会有专人上门与您联系。记者刘璇 通讯员杜巍巍
(作者: 编辑:余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