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X-50A无人验证机接连以坠毁告终。
中国最大规模的“尖兵之翼”无人机展日前在北京举办,让中国无人机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美国《防务新闻》14日感叹“中国无人机领域的进步令人震惊”,但美国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中国采用的“跟随”战略,通过对美国同类产品进行仿制而大幅缩短研制时间。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技术上落后的国家借鉴先进国家的一些先进设计,是快速弥补差距的有效手段,美俄都这么做过。但该专家认为,想要实现赶超,必须进行更多的自主创新,这也是中国航空工业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无人机震撼美专家
《防务新闻》称,过去5年里中国已经组建起“令人敬畏的无人机研发部门,超越传统的防务公司并且展示出独特的能力”。报道称,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费希尔说,中国在研制无人机方面已“走出一条超越传统飞机公司的路,激励巡航导弹制造商、大学和航模公司积极发展无人机”。
报道认为,这项举措效果明显。佐治亚技术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罗伯特·迈克逊曾是中国2011年和2013年无人机大赛的仲裁专家组成员之一。2011年,这项无人机赛事见证了中国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一种固定翼旋翼混合飞行器。
迈克逊称,此前美国曾尝试研制这种可在飞行中将机翼在旋翼和固定翼之间转换的飞行器,但最终失败了。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和航空航天局联合资助西科斯基公司的“X翼”项目,试图设计一种飞行器,使它的硬式旋翼能在飞行中固定下来,作为固定翼使用。在耗费巨资之后,该项目最终也未能成功,“X翼”项目下马了。2003年波音公司著名的鬼怪工厂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联合项目再度挑战这个领域,但两架X-50A验证机都以坠毁告终。2011年,迈克逊在中国看到了“不可能的事”:西北工业大学的一架无人机“完美实现了从垂直起飞到高速前行和后飞的转换并进行了好几次”。
报道称,迈克逊2013年的中国之旅,让他再一次被自己的发现震撼了。因为中国已解决利用高压电影响无人机机翼翼面上的流场,此前还没人在无人机上尝试过。“在已知的无人机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利用高压电降低阻力,提高升力。”
仿制美无人机成为“规律”
尽管中国在无人机设计方面成果显著,但《防务新闻》仍认为大部分中国无人机是在跟随、仿制美式无人机。报道称,迈克逊说,中国在建造外形与美国无人机非常相似的同类产品,包括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RQ-170“哨兵”和通用原子公司的“捕食者”。2011年伊朗捕获完整的RQ-170无人机后,中国网站出现复制品的照片,暗示中国正在复制这项技术。
报道援引费希尔的话说,“任何一种美国主要的无人机项目很可能迟早拥有一个中国的仿制品或者近似的复制品,这已经成为一个规律。”报道举例称,中国成都飞机工业公司正在发展一种高超音速、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驱动的无人机,设计基于美国的X-43高超音速飞行器;中国“翼龙”无人机则与美国的“捕食者”/“死神”无人机家族出奇的相似。还有一种尚在研发中的“翔龙”无人机,设计类似可长时间侦察的美国“全球鹰”战略无人机。报道还推测,“翔龙”无人机能携带反舰巡航导弹和侦察传感器。
“跟随”战略需要突破
除了《防务新闻》外,此前也有不少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复制美国的无人机技术”。接受采访的一名中国航空专家认为,不排除中国航空技术人员在设计无人机时借鉴西方成熟、先进的技术。这种“跟随”战略是技术相对落后的一方,快速弥补差距的有效途径。二战结束后,从飞机的发动机到气动布局,实际上最初美国都在抄袭德国技术。苏联不仅学习德国和美国的技术,也曾学习过英国的发动机设计。因此中国无人机技术近年的突飞猛进,也不能否认存在类似的借鉴因素。
但该专家强调,一味采取这种“跟随”战略,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别人后面。要实现赶超,还是要进行自主创新。实际上,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自主创新已初见成效。《防务新闻》提及中国解决了美国未能解决的问题。例如“翔龙”无人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将连接翼技术实用化的无人机型号。另外提高创新能力需要整个工业体系,乃至教育体系的共同努力,培养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张亦弛)
(作者: 编辑:殷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