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国外高校,国内高校有两道墙,一道是有形的围墙,一道是无形的墙,将学校与社会隔离了开来。”昨天,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邱均平教授呼吁,高校要勇于“破墙”, 拆掉横亘在大学与社会之间的藩篱。
世界名校没有围墙
今年暑假,武汉大学化学学院二年级学生王云珂和另两名同学,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著名高校。
与她们印象中不同的是,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居然没有大门和围墙。比如,在找了许久之后,她们才在学院的教学大楼外墙上找到“耶鲁大学”字样。这与国内高校无不是用或高或低、或通透或严实的围墙将校园包裹起来的作法,形成巨大反差。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门口登记处,每天总会看到有人手执身份证在排队,他们只为验明正身后得以进入校园,一览名校;更有甚者,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武汉大学需要凭票入校。平时,在很多高校常见的一幕是,社会人员如果想走进大学校园,大门口的保安自然也少不了要查问一番。
而在美国顶尖大学,王云珂她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三两两的市民,可以轻松、自由地出入这些名校。她们沿路细心体会着国外大学的不同,不禁感叹:或许,用大门和围墙把大学圈起来,是中国大学的特色?
“用一道围墙将自个儿与社会隔离开来,确实是中国大陆高校的一大特色,”有过多次出国经历的邱均平教授,对国内外高校的差异有着深刻的体会。
(作者: 编辑:牛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