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记者黄培、通讯员邓万里、廖文静)“责任在当下,希望在未来。”为推动汉民族与荆楚文化研究,促进荆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10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分会、中南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中南民族大学开幕,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党委书记张昌东,名誉学部委员、汉民族学会名誉会长杜荣坤,学部委员史金波,汉民族学会秘书长曾少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黄忠彩,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达云等出席了会议。
陈达云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汉民族研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各民族交流和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现在及将来民族地区的建设、稳定和发展,同时对高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他还强调,荆楚文化是汉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张昌东在发言中表示,汉民族是民族学研究不可忽视的对象,其研究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和睦相处、长治久安、大发展、大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杜荣坤援引多位著名学者的观点,呼吁社会及高校重视对汉民族文化的研究。他指出,以荆楚文化为主题之一的研讨会是汉学会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研讨会,希望有以汉文化与荆楚文化为内容的书刊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汉民族学会副会长杨荆楚对建国前后及改革开放前后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阐述,并介绍了汉民族学术研讨会每一届的举办概况。
随后,史金波、黄忠彩、曾少聪、柏贵喜等4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西夏的汉族和党项民族的汉化》、《中国民族政策的汉民族因素考量》、《民族视野中的汉民族研究》、《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浅论》的主题发言。
据悉,本次会议为期两天,分为大会小组讨论、交流发言及会议总结两个阶段。讨论议题主要包括汉民族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贡献、荆楚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汉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互动关系、汉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产业战略发展、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互动研究、汉民族区域文化研究、汉语方言研究、汉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发展等等。
(作者: 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