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蒋经国"打老虎"只维持70天 悲观消沉常借酒浇愁

发布时间:2013-02-18 11:30:00来源:SRC-134

  1948年,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已经到了势不可挡的地步。对此,共产党看到了,美国人看到了,就连国民党自己也意识到了。战场上的节节败退和经济的濒于崩溃,像两只难以挣脱的大手,死死掐着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脖子。

  那年夏天,国统区物价较抗战前上涨600多万倍,一个小学教师一天的工资只能买几个馒头。国统区城市经济的崩溃,令民怨沸腾,并使国民党军队的战争补给大受影响。

  国民党阻止经济崩溃的主要战场,自然是经济中心上海。蒋介石先是几次电催杜月笙筹措平定物价的办法,杜便招聚谋士,拿出“政府抛售一定量的物资,使大量法币回笼”的具体方案,并得到蒋介石、孔祥熙等认可。

  没想到,物资一抛出,就马上被抢购一空,市场犹如一个无底洞,随抛、随抢、随空。尤其是还来了一些“消息灵通的南京客人”,都是与官家有着各种勾结的商人,他们在人数和钞票上,比上海本地投机商人还强势。山穷水尽的政府本来就没多少东西可卖,这一招很快宣告失败。

  接下来,蒋介石、南京政府委任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和“太子”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正、副督导员,坐镇上海打击投机倒把、发放金圆券取代法币。俞一开始就知道这一招注定会失败,加之不能与“太子”抢风头,所以在上海的表现极为消极,不但很少露面,连一些会议都不亲自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