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璐 通讯员张媛 实习生何梦玲
不知从何时起,小剧场话剧《记忆底牌》在江城风行,《打不开的门》出师北京好评如潮、《我会在半夜之前回来》更是场场爆棚,这一切的“主角”,正是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长江人艺。
是什么力量,让这支拥有60年历史的老团重获新生,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广受观众好评?
“通过‘转企改制’走市场化道路,盘活自有资源,通过引进优秀剧目并进行再创造,以小剧场的互动模式杀出一条血路。”长江人艺院长夏晓华给出了答案。
小剧场火了江城
没有明星大腕,没有华丽的舞美,到12日晚,小剧场话剧《我会在半夜之前回来》已在长江人艺D8小剧场连演28场,超出了计划的10场。而此次话剧演出的班底大部分都是剧团“80、90后”的青年导演和演员。
今年秋冬演出季,长江人艺连续推出3部悬疑小剧场话剧《记忆底牌》、《打不开的门》、《我会在半夜之前回来》,以及2部原创荒诞爆笑剧。200多场的演出,在江城武汉掀起新一轮小剧场热潮。
“长江人艺创新性地开辟小剧场话剧舞台,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而小剧场话剧不断加场,达到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情景。基本是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夏晓华称,自去年引进小剧场话剧后,长江人艺的话剧市场收入持上扬趋势,今年演出总场次将突破400场,创历史新高。
如今在武汉,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小剧场。夏晓华说,其背后实际上传递出一个显著的信号——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休闲文化,这就形成了新的“剧场文化”的天地。
打造常态化的演出平台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常态化演出,那就很难培养上规模的话剧观众。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哪怕观众少一点,也要实现常态化演出,当观众想看戏的时候,就一定能看到戏,这样他下次想看戏的时候还会来。”夏晓华表示,“文化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如果我想看戏,跑过来没有戏,很失望,第二次来了,又没有,下次就不会想来了。”
今年,长江人艺进一步把重点放在了小剧场的常态化演出上,“天天有演出,月月有好剧,还有青春爆笑剧、贺岁小品晚会、《雷语》小剧场版等很多剧目我们正在紧张排练中,2014年的演出已经排得满满的。”夏晓华如是说。
如今小剧场话剧要能够吸引观众,最重要的是要有好作品、好人才。多年来,长江人艺一直重视话剧的原创力,鼓励、扶持、集聚戏剧人才,积极为实现常态化演出奠定内容基础。
为了鼓励年轻人加入到话剧创作的队伍中来,今年,长江人艺还将年久闲置的一楼先锋剧场进行了改造,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话剧爱好者进驻其间,常年开展“爆笑剧”周周演活动。
承办了“湖北省首届大学生话剧节”,并已经与武汉大学艺术系等高校联合成立了“长江戏剧媒体联盟”,正式建立起了文艺院团与高校大学生的互动平台和长效机制。并以此为基础,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网络剧场——长江人艺网,力争成为备受网民喜爱的演艺界“阿里巴巴”。
虽然“花了钱”,夏晓华却十分开心:“大学生是话剧市场的未来,虽然经费十分紧张,我们也要在他们当中留下话剧的种子,培育爱护它健康成长。”
让话剧更亲民
小剧场的魅力在哪里?一位话剧迷表示,“演员离你是那么的近,你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细微的呼吸,你可以领会他们的每一个眼神,好像他们诉说的对象就是你,要不是偶尔回神,你差不多忘记了舞台的存在”。他的说法代表了众多喜爱小剧场话剧观众的感觉。
“小剧场的魅力正是如此,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反而为表演者和观众创造了更多互动的机会。”长江人艺青年导演庞磊称,小剧场话剧的最终目的就是贴近观众、以小而精取胜,极大地避免了高成本可能带来的风险。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站在观众的立场上考虑,采用了低票价制,最低票价50元,在确保戏的质量与票价的前提下,培养武汉的话剧观众。”夏晓华说,因为北京、上海小剧场发展已有20多年,但我们院才刚起步。只有把观众唤回剧场,让观看话剧成为本土年轻人一种时尚的消闲方式,湖北的话剧才算真正走向观众。
对此,夏晓华信心十足:“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问题,而只是时间的问题。当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之后,话剧的价值就能够更好地展示给全社会,走进剧场的每个人都会逐渐受到陶冶。”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