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文化新闻

张贤亮病逝 作品改编电影《牧马人》捧红朱时茂

发布时间:2014-09-28 07:42:13来源:SRC-154

  9月27日下午2点,曾创作《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的当代著名作家张贤亮因重病医治无效在宁夏银川去世,享年78岁。张先生的助理马女士接受京华时报(微博)采访时表示,张先生近些时候一直身体不太好,已经患病一年多,去世后的治丧事宜将统一由银川市委宣传部安排。张贤亮去世的消息传出后,雷达、格非、崔永元、朱时茂、六小龄童、陆川等文化艺术界人士表达了哀悼,也勾起了很多读者的阅读记忆。

  因病辞世

  患病一年多自传尚未发表

  昨晚,京华时报记者致电张贤亮的助理马女士,她说:“张老师已经患病一年多了,近些天病症开始加重,今天14时不幸离世,银川市委宣传部将统一安排张先生的后事。”近一年来,张贤亮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012年他对京华时报记者透露正在写自传,笑称80岁以后发表也不迟。记者问及自传的情况,马女士表示之前确实在写,但她也不清楚是否写完。

  张贤亮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像《牧马人》《黑炮事件》《异想天开》、《我们是世界》等影片,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林青霞、张曼玉主演的《新龙门客栈》,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电影都在银川镇北堡西部影城取景拍摄。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引起文化艺术界很多人士的哀悼。王家卫导演表示,他第一次来内地拍的电影是《东邪西毒》,就得到了张贤亮老师的很大支持,如今张国荣和张贤亮都已离世,让他感到很遗憾。

  人生经历

  多部作品影响广泛

  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贤亮获得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作家之一。张贤亮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从改革开放后的伤痕文学开始,直到上世纪末的创作时期。张贤亮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一亿六》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他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

  1992年12月,张贤亮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公司。如今公司所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已发展成为中国西部最著名的影视城,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等100余部影视作品拍摄地。

  “我的人生是一部小说”

  2008年,张贤亮的随笔集《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出版时,他在北京接受京华时报独家专访。对于作家经商后难以重返文坛的现象,张贤亮告诉京华时报,这十余年的经商经历让他的生活充实了很多,比做专业作家的时候接触社会更紧密,对他的写作不无裨益。

  张贤亮说,他经历了那么多沧桑,现在写小说不再对故事感兴趣,而是对人的命运、对人的生命现象感兴趣,而这样的表述适合写成哲学论文,很难把它写成小说,他目前反复修改就是要克服这个困难。张贤亮感慨:“我的人生经历其实就是一部厚重的小说,我至此足矣。”当时他表示正在修改长篇小说的封笔之作,此后将着手写自传。

  2012年,一则“知名作家张贤亮包养5位情人”的传闻在网上传开。张贤亮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称,当时有不少朋友听闻此事后建议他去告造谣者,张贤亮则说:“没法较真儿啊,我连告谁都不知道,告网络?我觉得这事越告越大,还是一笑置之吧。”

  众人追忆

  雷达

  在文学史上应体现其价值

  文学评论家雷达曾经对张贤亮作品发表过多篇重要评论。他昨晚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说:“张贤亮是当代文学领域很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在80年代的‘伤痕’‘反思’文学浪潮中发表了多部重要作品,比如《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应该体现其价值。”

  谈到张贤亮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贡献,雷达说:“他的小说对当时的文坛具有启发意义,包括对性爱的描写,对政治内涵的挖掘,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特别是知识分子在极左势力下的精神状况和人生历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拓宽了当时文学创作的领域。在反思历史的深度上,对后辈的作家也影响深远。”

  在网上,也有不少人感慨现在的很多90后年轻人没有读过张贤亮的作品,有的甚至也不知道张贤亮这个人。对于这种现象,雷达说:“客观地说,张贤亮有影响力的几部主要作品大多发表在80年代,现在的年轻人来看确实有段距离,这也和当下年轻人生活节奏和读书氛围有关系。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张贤亮作品本身的重要意义。”

  格非

  作品影响大到无法想象

  格非说,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在当时影响很大,“我们做当代文学研究的都读他的书。我当时读他的作品时还是学生,华东师大的当代文学课会分析他,青年批评家组织的讨论会也会研究他,《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两部作品当时非常热。”格非称张贤亮作品的影响在当时非常之大,“大到现在无法想象的地步,我们现在作品写得好也就是写得好而已,他的作品在当时是很多中国人都会读的。”

  谈及对张贤亮作品的印象,格非说:“他的作品跟我们的路向不太一样,他的作品在当时有点大胆,《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在当时是越过了一些界限,在描述上比较大胆。我那时还没有真正开始写作,作为前辈作家他对我们肯定有影响,但具体影响在哪儿也很难回忆了。”

  金丽红

  他敢爱敢恨豪爽大气

  昨晚,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著名出版人金丽红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回忆,她在华艺出版社时曾负责过《张贤亮爱情三部曲》的出版,“书是1994年就出了,是他比较早的版本之一。华艺出版社在1991年出一套《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新作大系》,是王蒙和从维熙牵头,当时第一批出了13个人,后来又陆续收录十几位,张贤亮没在里面,是单独给他出的,因为那批人都是中短篇为主,张贤亮的是三个长篇,销量有10几万册,当时十几万册很正常,我们出是把他跟爱情相关的三本一起出,叫‘爱情三部曲’。”三部曲包括《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

  谈及对张贤亮的印象,金丽红称其很豪爽,“我跟他接触过三四次,他也来过我们社;他这个人挺豪爽大气,敢爱敢恨。”

  朱时茂

  感谢《灵与肉》成就了我

  上世纪80年代,朱时茂凭借电影《牧马人》一炮而红。这部影片改编自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之后他主演的电视剧《男人的风格》也是根据张贤亮的作品改编而来。老茂说,他与张贤亮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9年应张贤亮之邀做客镇北堡影视城。

  今年9月21日,朱时茂再次来到影视城出席活动,想去看看老友却未如愿。“贤亮兄的助理说,他卧病在床,所以不便见客。我想,他是不想让我见到他病床上的样子。”朱时茂哽咽着说,没能见到张贤亮最后一面,留下永远的遗憾。对这位老朋友,朱时茂一直心存感激,“没有他的《灵与肉》,就没有《牧马人》,全国的老百姓也不可能这么快认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