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名英雄墓碑上,士兵高昂着头颅。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张萌
“现在的天岳关墓园,是1987年政府重修的。”
5月22日,通城文史研究员李斌向长江商报记者感叹道。
通城地处鄂南,与湖南、江西接壤,境内的众多山头、村寨都是曾经抗日战争的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通城因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湖北南部的要塞,阻隔日军南北侵犯的有力屏障,是武汉会战的南面堡垒,也是长沙会战的北部要塞。
1938年,正是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的高潮时期。虽然家园被攻破,城池易手,但是只要有英雄战斗牺牲的地方,新的长城、不朽的丰碑就在那里树起。战火硝烟散尽70多年后,通城县内有许多当年抗战的遗迹被重新发现。静默在黄龙山天岳关峰顶上的抗日无名英雄纪念墓园、耸立在苦竹岭上抗战时留下的摩崖石刻、淹没在鸡笼山下的两个抗战时期的石碑和一座大型的烈士坟墓,这些都将成为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的伟大见证。
1987年,天岳关无名英雄纪念墓园经修缮后更名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于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长江商报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天岳关,拜访抗战遗迹,拨开历史的尘封,讲述天岳关无名英雄墓园的故事。
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在长沙保卫战时期,使用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战法,号称“天炉战法”,数次大破日军,直入腹地全力南进的日军折戟弃甲、败北而返。“天炉”要依天险,才能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把敌人引入“炉”内(决战地区),一举围歼。地处通城县麦市镇黄龙山的天岳关便是这最北端的第一道防线。
中国腹地两大重镇,武汉和长沙都是“无险可守”的城市,要保卫城市必须御敌于城外远郊。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两江交汇,九省通衢,地势便利。长沙为西南重镇,商埠云集,北依洞庭湖,潇湘云水,千里沃野。两省交界处,到了通城一带才高山耸立,幕阜山脉由南向北贯穿,西望便是辽阔的洞庭湖。
幕阜山,古称天岳山。天岳关是幕阜山上的一个隘口,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通城县志》记载:宋代岳飞在洞庭湖畔与杨幺鏖战,曾驻兵在此关隘;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将领徐寿辉,据鄂州守此关;清咸丰年间,太平军从湘北由此关入鄂,占领通城;1926年,李宗仁领北伐军经天岳关进入通城。如今,在天岳关的山顶山还有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墓园。
5月22日,通城文史研究者、“八百壮士”寻访工作小组成员李斌带领长江商报记者驾车前往天岳关。从麦市镇出发,山行半小时,就到了天岳关山腰。因为山坡陡峻,车子在上坡处抛锚。同行的通城人胡辉告诉记者:“天岳关已经不远啦,转过这个山坡就到。”可是记者抬眼观看,却见不到半点天岳关的踪迹。因山路盘旋,山体遮挡,才知道在山坡下是看不到天岳关的。
顺山路绕过山坡,才步行百余步,便觉得迎面风势骤增,方才身上汗流涔涔,顿觉舒泰。抬头观看,原来两山对峙,唯留一隘口。关隘用石块垒砌,关口高七八米,从下往上看,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仿佛这个关口镇住了整个黄龙山。关口上有“天岳关”三个大字,为湘军将领湖南才子李元度手书。李元度为湖南平江人,自号天岳山樵。跨过天岳关门,就入湖南境内,便是李元度家乡。据《通城县志》记载,现在看到的“天岳关”,是“于咸丰乙卯为抗御外侵而建”。当时,列强入侵,天岳关的修建便与保家卫国有关。
纪念英雄,动用军饷修建墓园
通城县档案局副书记杨维刚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天岳关上的无名英雄墓园建于1939年,倡建者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92师师长梁汉明。1938年4月,刚组建的92师被编入第46军,参加了台儿庄会战,后又来到湖北,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等战役。在台儿庄会战中,92师的官兵,从城南进攻城内的日军,战斗惨烈,几乎用手搏的方式与装备精良的日军血拼。92师伤亡达4000多人,占全师总人数2/3以上。重创了敌人之后,92师于1938年11月,进入通城天岳关驻防,休整军队。李斌说:“92师在通城补充兵员,通城人民积极参军,具体有多少人参军就无从得知了。据记载,在县内锦山战役中,92师有1000多通城籍伤亡军人。”
92师撤守天岳关一线后,在湖北地区还参加了多次战斗。从台儿庄一路抗击日军,再到湖北通城,其间辗转数省,牺牲的将士数目难以细陈,姓名无法逐一核对。李斌对记者说:“梁汉明到天岳关休整时期,为了感念那些牺牲的勇士,表彰他们的军功,动用上面补发的军饷和战亡将士的抚恤金修建了这座墓。”
记者一行登上了天岳关阳面的山坡,数步石阶之上就是墓园仪门。仪门形似牌楼,全用棱形石条构建,门楣上刻“无名英雄墓道”,两端伸出石雕龙头。门柱下方雕有的军人像,身着戎装,手持武器站岗。门柱上方是梁汉明手书对联,“灵护天岳,气壮黄龙”。从仪门到墓群有170多米长的台阶,台阶全用2米多长石条铺成,台阶连接永久亭、英雄泉、墓群等处,总长约800多米。进入仪门,拾阶而上,四周皆是松柏和落羽杉,静穆庄严。
墓道上至第二层,石板甬道向左右两翼延伸。靠近道边有两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故夫孙鸿基之墓”。这算是整个无名英雄墓园中少数可见的“有名字”的大英雄墓地了。孙鸿基是安徽涡阳人,在通城“九岭阻击”战中牺牲,牺牲时27岁,生前为上尉连长,牺牲后被追认为少校,其英勇事迹被《长沙日报》报道。杨维刚告诉记者:“孙鸿基的妻子当年闻讯赶到通城,在山上为丈夫守灵三年。”
如今墓碑已经布满青苔,上面的字迹需要用手触摸,手眼并用才能认清。记者到访时,看见墓碑前还有一篮祭奠的鲜花,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摇晃的光斑照在碑前的台阶上。
走过孙英雄的坟墓,约50米外是一块平地,“永久亭”便立在那里。整个亭子全用石条搭建,四根石柱支撑,梁柱斗拱勾连四角飞檐。70多年间,在山巅日晒风雨,不着一色,石质苍莽斑驳。永久亭的两楹上刻着梁汉明撰写的对联:“英雄无名无以能名,烈士有功有所表功”。胡辉对记者说:“亭子对面就是通城县的最高峰只角楼,脚下就是天岳关城楼。”站在永久亭上四周一望,天岳关上下的壮美风光尽收眼底。
石匠后代,凭记忆重绘墓园图
从永久亭所在的山坡往上爬至山顶,顶上岩石或卧或立,巨石峥嵘。石顶皆凿出槽沟,层层密密地竖着石碑,石碑随巨石山势起伏。一块石碑上常常刻一句赞语,有“与天岳长存”、“壮烈精神,普天同仰”、“威震殊谷”、“求仁得仁”、“忠勇之气永不泯灭”等,与山岩融为一体,如同碑林,雄劲苍凉。再上一层,便是无名英雄的主墓,是祭奠抗战英烈的祭祀区。
李斌告诉记者,就在抗日将士阵亡纪念墓修建的时候,蒋介石闻讯,亲自手书“气壮山河”,并由薛岳派专员送来。同时送来的还有薛岳的题词“浩气长存”。此后不久,第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的题词“人类之光”也送到。这些题词,都被梁汉明安排匠人,拓字勒石在无名英雄墓上。
主墓是一个203平米的方形平台,平台正中是一座5.16米高的方尖碑,碑体正面刻着“无名英雄墓”,左侧刻“浩气长存”,右刻“人类之光”,碑首是一个昂首的军人头像,双目圆睁。墓碑两侧,各立一排有1米多高的石雕炮弹,一排12颗。墓碑的正前方,是一块石照壁,登阶而上,举目就能看见“气壮山河”四字。
据李斌介绍:“原有的主墓因历史原因被捣毁,如今看到的这座墓园,是1987年重修的。”为了要按原貌修复这座墓园,当地政府在附近的三省三县(通城县、平江县、修水县)的山头上,挨家挨户地找寻当初的被毁石碑石材。“气壮山河”的石碑,就是在一家农民的后院中找到,只是尚缺一小块,无奈之下才仿照原迹,把“山”字的一边补上。
而墓园最初的样子究竟如何,因没有图纸更是无从下手。因为当年修建墓园时,通城、平江、修水200多石匠和近千民工都参与其中。当地政府就找到了曾经参与修建墓园的一个老石匠的儿子。这个石匠的后代,子承父业,且记忆力惊人,按照他的记忆,绘制出了墓园的图纸。后又请来当地曾经见过墓地原貌的村民,多方对比审核,竟奇迹般的恢复了原貌。李斌说,“我们把墓园重修好了后,还请曾经见过的老人看,他们看后惊呼,‘就是这样,就是这样的!’”
关于墓园的重修,李维刚告诉记者:“主墓后有一块大碑,刻着几百字的墓志铭,因为损毁严重,无法辨认。后来屡次寻找,居然发现山里的一些小学生居然会背这篇文章。那是因为山上有一位小学老师,经常到这里瞻仰,十分仰慕烈士,就把碑文背诵下来,教给了他的学生。”
下山时,记者向李斌问道,为何要在石碑的顶上雕刻一个士兵的头像,这种做法似乎在别处墓园很少见到。李斌思考了一下,告诉记者:“我们之前核对过照片,那顶上原本为一颗骷髅头,重修时觉得有点可怕,就换成了一个士兵的头像。”
(作者:周婵)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