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昨日,熊召政在首发式上讲述《大金王朝》创作过程。
图为:熊召政踏访金国遗迹。(受访者提供)
图为:《大金王朝》手稿。熊召政是少数不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
十年磨剑,以古鉴今。熊召政再推长篇历史小说——
《大金王朝》再现辽宋金“大三国演义”
湖北日报讯 文\图记者文俊
昨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省文联主席熊召政的多卷本历史小说《大金王朝》第一卷《北方的王者》出版,新书首发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这是他继《张居正》之后的又一长篇历史小说。
十年磨一剑!十年来,熊召政在大金遗址上行走了3万公里,翻阅了300余册史料。纷披如山的史料和文物让熊召政摆脱狭隘民族史学观,正视辽宋金大三国风云,他洞悉了辽与北宋已弱化和“娇化”的文明在金国“野蛮”的弯刀铁骑下覆灭最根本的原因——(后者)实干兴邦,(前者)娱乐至死。“写历史小说最弥足珍贵的品质便是以古鉴今。”10月2日,新书出版之前,熊召政接受了湖北日报独家专访。他说,一个国家,如果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享乐之风、奢侈之气,国民必然就会丧失忧患意识。为此,他以“北方的王者”为第一卷的卷名,书写一部“关于王者与亡者的家国启示录”。
有感于社会过度娱乐化,再写历史
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东南23公里,有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城,名为“阿城”。2003年8月,熊召政初次踏上这片土地。不远千里,只因这里是金国的诞生地。完颜阿骨打、吴乞买、金兀术、完颜亮,这些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这里诞生。900年前,他们在这里创建金国,使这里成为北部中国的政治中心,盛极一时。
国力最强盛的宋朝因何先败于辽,后败于金?距初次到阿城十多年后,熊召政推出历史小说《大金王朝》,追寻历史的答案。他认为,“不是金国很强大,而是宋朝太腐败,这都是因为宋徽宗时期的‘娱乐至死’造成的,社会变成了娱乐化社会,人不思战,奢侈之风蔓延,军队没有战斗力,老百姓不愿意孩子当兵。”《大金王朝》主题的确定,源于2006年元月,熊召政再次前往阿城参加金上京博物馆开馆仪式。看过金国的发展历史后,熊召政来到金上京遗址,踩着深深的积雪走了很久,他想起了辛弃疾的名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想到了偏安一隅的奢糜南宋政权,感慨良久。
从阿城回来,他提笔写下《醉里挑灯看剑》一文,开始构思《大金王朝》的主题:“娱乐至死”值得警惕,娱乐化社会从来都是腐败的温床。文中,针对当时“超级女声”的突然走红,“粉丝”们为之疯狂,他写道:出几个超女,原也是多元化社会的自然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要引起警惕的是,青少年只为歌星、影星、球星而狂。
熊召政说,宋徽宗之前,中国的文学领袖是苏东坡,他写下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千古名句。而到了宋徽宗时代,文学领袖变成了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始盛行。国家从豪迈的英雄气,变成了温婉的脂粉气。
熊召政认为,农耕文明被游牧文明击败、政权更替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过度娱乐化,以古鉴今,历史的教训不能不汲取。
尊重历史细节,20余次踏访金国故地
为创作历史小说搜集素材、踏访历史遗迹,熊召政有如古代“行脚僧”不辞辛劳,游历四方。他写第一部小说《张居正》时如此,《大金王朝》亦如此。《张居正》历时十年写就,《大金王朝》从确定主题到第一卷面世,也已过去了十年。
“所有辽金故址,所有的战争发生地,重要人物的故里我都去过了。”熊召政说,他20余次到东北、蒙古高原,亲历当年所有的战场,2007年一次走了11个省,行程1.3万公里。在金上京会宁府皇城遗址的杂草丛中捡到一块破损的瓦当,他慨叹成诗:“暂从瓦砾认辉煌,神州此处又沧桑。铁马金戈都过尽,惟见昏鸦负夕阳。”在月黑风高的晚上,到辽上京等待早上第一缕曙光,看羊群在当年耶律阿保机的宫殿里面吃青草;在零下30度的天气,来到完颜阿骨打宣布建国的地方……
“历史的沧桑特别能激发我创作的灵感。”熊召政说,公元二世纪的中国曾有一个“小三国”——魏、蜀、吴,约千年后的公元十一世纪,中国的国土上又出现了一个“大三国”——辽、宋、金,这三国加上西夏等几个地方,整个版图面积足有1350万平方公里。写张居正,是借一个人反映整个明朝的历史;创作《大金王朝》,意在通过辽宋金来反映整个大中华,寻找历史演变的规律,勾勒民族融合的历史。熊召政说:这很难,但拿起笔,写作的火焰就点燃了。
《北方的王者》第一单元写居庸关大战。动笔之前熊召政前往居庸关观察地形,思索一场辽国10万人守关、金国6000人攻关的战争该如何展开,金国如何以少胜多;写萨满跳大神,他到吉林省一个极为偏僻的山村,寻访一名80多岁的萨满祭司;写冬季捕鱼,他在零下27度的天气来到东北,看人们在1.7米厚的冰层下如何捕捞;《榆林窟艺术》《金代石刻辑校》《女真史论》……他的书房堆满了辽宋金三国的史料、书籍。大到一场战役如何打,小到蔡京的府宴与李师师的家宴菜肴的区别,他都逐一查证史料。“大家都知道卢沟桥,但很少有人知道卢沟桥是金国修的。”
写萧太后在零下30度进蒙古高原去寻找正在逃亡的天祚帝这一节,八千字,却整整用了十天,熊召政说:“我很想写快,但是我知道,只有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才能让每一个字都像垒砌金字塔的砖块一样承载时间、承载历史。”
“能否受读者欢迎,有待读者的检验”
一年前,熊召政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荧屏上,大家目睹了总书记在座谈会结束后握着熊召政的手交谈。一年来,为完成《大金王朝》第一卷,熊召政潜心创作,一度闭门谢客。
金秋,熊召政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9月15日,他创作的五幕历史话剧《司马迁》在首都剧院举行了首场公演。同一天,“书香养我——熊召政诗文书法展”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展览大厅拉开序幕。昨日,《大金王朝》第一卷在京首发。《大金王朝》全书分三卷,分别是《北方的王者》、《降龙的骑士》、《帝国的崩塌》,共计约100万字。其中第一卷《北方的王者》35万字,艺术再现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一举攻克辽国燕京、辽宋金三国外交斡旋的诸多历史细节,也还原了重大历史拐点的内政外交和国民心态。“青楼天子”宋徽宗梦想联金抗辽收复燕云,但最大的梦想还是不问政事一心过“文艺青年”的生活;辽国“大乔”肖德妃在皇帝外逃无人继位时变身“铁娘子”;燕京“四大天王”中有两个叛变,一生经历三个“国籍”……附着在家国命运之上,从平民到英雄,从名相到汉奸,人物性格反转突出,灵魂蜕变发人深省。
十年前,熊召政的《张居正》以全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来,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并赢得广泛好评。
同样是十年磨一剑,《大金王朝》能不能做到比《张居正》更受读者欢迎?熊召政说,这有待读者的检验。目前,他正在抓紧创作《大金王朝》第二、三卷,计划于2017年完稿。
点评
一部有胸怀有温度的小说
五六年前,我见到熊召政老师时,他说要去做考察,我看到他腿上布满伤疤。我是个爬山者,所以我知道他的伤疤是怎么爬出来的。像他这种实地去考察古战场、触摸历史碎片去创作的人不多。有一天,他为了考察十万铁骑如何在冬天过江,就在严冬的北风里、在阿什河江面上下了车,体会当年。后来他知道,刮北风时,过冰封江面的铁骑为了不让南岸的人听见声音,就在马蹄上裹上马皮,而且这马皮是马腋窝的皮。可见游牧民族南下的决心。可以说《大金王朝》是他用脚走出来的,也是用心、胆略和勇气写出来的。
一般作家在写作时,我们一写到少数民族,就爱站在汉民族的正统和王道上去书写,格局太小。熊老师从中华民族的大版图来写,突破了局限,所以《大金王朝》是一部有胸怀的小说。(著名出版人 安波舜)
对话
心中都有英雄国家才会强大
记者:辽宋金的这段历史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熊召政:我们总是讲中华民族,实际上说的常是汉民族。岳飞抗金被称为民族英雄,女真就是异族入侵,可《二十四史》又承认民族不可分割。历史的价值观是分裂的。我要用一本书写大历史观。
为什么6万女真的军队能先灭30万军队的辽,再灭80万军队的北宋?主要是当时的国情,老百姓想发财,军队没战斗力,“娱乐至死”。所以我才想到这样一个题材。我不是为了写小说而写,而是为了传递对今天有借鉴意义的历史观。
记者:从《大金王朝》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熊召政:第一卷写的是今天的北京,那时叫辽东京,也叫燕京。我写金从关沟向居庸关进攻时的历史。处理这些素材时,我要翻越很多心理上的障碍。汉人无能吗?汉人不是无能,是因为当政者错误的国策。北宋当时的GPD在全世界无与伦比,占一多半。当时的发明创造,比如《清明上河图》的无孔桥,宋徽宗发明了热水瓶、山水画的艺术门类、瘦金体。为什么不堪一击?因为金是健康的人民和朝廷,而宋充满奢侈的生活风气,聪明的宋徽宗沉湎于生活享受。
一个国家没有英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产生英雄的土壤。英雄谢幕,小人就会粉墨登场。这就是北宋亡国的真正原因。不是女真的铁骑厉害,而是宋的腐败使兵不思战、将不思服务国家。“GDP上去了就是强国”的逻辑是不成立的。最强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英雄,国家才会强大。
记者: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是非虚构的作家获了奖。小说里你怎么掌握虚实的?
熊召政:历史上的战争是真的,但怎样排兵布阵是虚的。历史不记录细节,把事件研究妥了,是历史学家的责任,你虚构好了是文学家的责任,只有两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历史最真实的是细节。比如宋徽宗和李师师吃饭,用的器皿、食材,都要经过大量的考证。你考证了,写出来的就是真实的。
(作者:李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