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武汉54座山体破损严重 政府以冠名权招“山大王”

发布时间:2013-01-15 06:07:41来源:SRC-13

  【现状】共有54座青山成“瘌痢头”

  武汉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市破损山体共有54座,总面积达1.28万亩,涉及6个新城区和4个开发区(风景区),其中外环线以内16座,外环线以外38座。

  据了解,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因城市建筑、交通道路等建设需要,开山开矿、采石取土不断增加,导致山体破损严重。据统计,2007年在武汉市有开山开矿、采石取土企业300余家,经过近几年治理已关闭270家,目前还有经许可的采石采矿企业47家,其中仍在生产的34家。由于爆破采石,造成岩石破碎松动、山石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植被难以生长,不少青山被“开膛破肚”,变成“瘌痢头”。

  此外,修路开山以及工矿建设弃渣随意堆放,也造成山体裸露、破损。

  山体受损严重,如何才能让它们重新披上“绿衣”?就此,《方案》中提出,从今年起至2015年,重点修复治理“三线”(公路、铁路、水路沿线)、“三区”(开发区、风景区、居民区)可视范围内的33座破损山体;2016-2017年整体修复余下的21座破损山体。其中,今年武汉市将重点修复全市主要交通通道和重点生态景区可视范围内的破损山体,启动黄龙山、凤凰山、二妃山、鼓架山、长山等21座山体修复工作。到2015年底前,该市还将关停12家市级、区级审批的采石采矿企业,全市不再新批采石采矿许可证。

  【新政】出资修复山体可获冠名权

  据武汉市林业局统计,全市破损山体修复面积约为1.2855万亩,修复工程总投资预算约为10.48亿元。为尽快完成山体修复,该市将按“谁治理谁受益、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对出资修复破损山体的企业、大学等单位,将享有该修复山体的冠名权。

  对公路沿线地段的部分开口面积大、位置醒目、整治修复难度比较大的破损山体,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可进行适当形式的广告开发,修复主体享有相应广告权益。还可以通过出让修复山体经营权,使修复主体可享有林地使用权。

  激励举措中还包括,对适合作为建筑垃圾处置场所的破损山体,建设成建筑垃圾填埋场或资源化处理厂,使用期结束后再对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区内存在大量无法消化的渣土等建筑垃圾,此举将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方案》还确定,各区重点治理范围内的破损山体修复工程,经验收合格后,还将按照工程结算资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