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吴汉
“兴业路后湖五路路口的公共自行车站点直接‘骑’在盲道上,这合理吗?”日前,武汉读者赵先生致电本报称,该市一些公共自行车站点的选址欠考虑,建议相关部门引起重视,及时整改。
昨日,记者来到兴业路后湖五路路口实地察看。该处公共自行车站点位于路口北角,共有39台停车桩,已经投入使用。停车桩的底座正好压在一段盲道上(如图)。
类似的问题在兴业路沿线并不鲜见。
兴业路百步亭花园路路口,公共自行车站点建在不到3米宽的人行道上,占据大半幅路面,行人经过时很不方便。兴业路后湖华庭小区南门旁,公共自行车站点建在一排汽车修理店门前,待修车辆紧挨站点随意停放,导致自行车无法取用,几乎成了摆设。
“针对公共自行车站点影响盲道正常使用的投诉确实不少。”武汉市残联维权处负责人坦言。2012年,国务院就公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其中规定新建公共交通设施必须符合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他质疑,不符合标准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开建前为何能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
绿色出行倡导者、“微博大V”叶青说,公共自行车方便大家出行,这是好事。但现在看来好事办得不够好。站点应该在哪建,不是几个人看看地图就能确定的,也不能完全以靠近公交站、地铁站作为唯一标准。要到实地考察是否可行,同时还要听取专家、市民等多方意见。
据了解,今年全市范围内还将新建1200个到16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这些“城市家具”摆在哪?怎么摆?不仅关系到市民是否真的能从中获得方便,也在衡量着城市管理者的水平高低。
记者手记
城市管理要用心
记者吴汉
方便市民出行而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却成了残障人士出行的“绊脚石”;本应充分发挥作用的公共设施,有的却成了昂贵的摆设。这样的事或许并不起眼,但却与武汉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身份格格不入。
一座站点占地面积不到50平方米,偌大的城市里,找块这样空地不是难事。从设计方到审批方,从建设方到管理方,多思量多考虑,有些问题也许就能避免。
希望有关部门闻过能改,同时举一反三。
(作者:唐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