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武汉新闻

3年申请200多万资助款 医学博士助80多名病人“直腰”

发布时间:2017-01-11 11:33:38来源:SRC-269

看到龙龙能扶杆缓缓前行,李潇开心地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楚天都市报记者李晗 摄影:记者王永胜

 

“妈妈你看,我可以走路啦。”4日上午,在同济医院外科楼19楼骨科病房走廊,来自天门市横林镇的张女士带着6岁儿子龙龙复查(龙龙去年患脊柱侧弯近100度,下肢没知觉),在一名“白大褂”的指导下,龙龙站起来扶着栏杆开始前行,高兴得直喊妈妈。

张女士喜极而泣,拉住“白大褂”的手不停致谢,这名“白大褂”就是该科29岁博士生李潇。在李潇的主动联系下,北京一家公益基金愿意援助脊柱侧弯贫困患者。3年来,他帮80多人申请了共200万元,帮他们挺直腰板。

10多万元费用让病人却步

李潇来自黄石,2013年考入同济医院骨科硕博连读,师从脊柱侧弯治疗矫正而闻名的方煌教授。在1年多陪导师门诊、手术过程中,他常接触脊柱畸形的贫困患者。

“脊柱畸形不但影响健康,还沉重打击了患者的自尊,很多人因此性格内向自卑。”李潇说,医院平均每年要接诊百余名脊柱侧弯患者,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农村,至少10多万元的手术费常让他们打退堂鼓。“我印象最深的是22岁农村小伙小涛,脊柱严重变形,从小被人嘲笑是罗锅,加上父母离异,性格自卑又叛逆。父亲带他来就诊,医生问他,他只答是或不是,也不愿脱外衣检查。一边是13万元治疗费,一边是饱受折磨的小涛,他父亲一筹莫展。”

“我在导师身边目睹了这些贫困患者的无助,他们渴望像健康人一样挺起腰板,我想帮他们一把。”李潇表示,所以自己萌生寻求社会力量帮助患者的念头,并得到了导师的支持。

不辞辛苦为患者找援助

对于资源有限的研究生而言,为患者找援助并不容易。从2013年底开始,李潇就利用休息时间在网上查资料、找信息,寻找合适的慈善机构。

为防止一些机构打着“慈善”旗号牟利,李潇不但打电话、发邮件了解申请流程,还联络此前受助的患者,登门实地考察,考察资金到位的及时性。他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了5家公益基金和慈善机构,经过2周走访,最终锁定了北京一家公益基金会。

该基金会负责人表示,收到李潇的申请后,他们反复核实,还派人从北京来同济医院考察。得知情况属实后,2014年初,基金会同意了李潇的申请,并给予每位贫困患者2万至5万元不等的公益援助,同济医院成为该基金目前在华中地区唯一一家资助的医院。

李潇赶紧联系小涛父亲,并帮小涛申请了4万元资助,成为该基金会在同济医院资助的首例脊柱畸形患者。手术后,小涛变挺拔了,人也开朗了。

尽全力为患者争取最大帮助

如何让公益基金惠及更多贫困患者?李潇与导师方煌教授在门诊遇到贫困患者时,就向他们推荐这项基金。

在申请基金的过程中,很多农村患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都不高,李潇总是耐心指导他们怎么申请。此外,李潇还自学了医保、救助、记账、报销等相关知识,力求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患者得到援助,三年来共为80余名贫困患者申请了200余万元资助款,顺利手术康复,其中最小的5岁,最大的44岁。

2014年底,宜昌农村23岁的小军到同济医院就诊时,脊柱侧弯超过160度,不及时手术会危及生命。小军住的还是土坯房,家中只有一台旧电视。小军父母东拼西凑,只凑到1万多元治疗费。

李潇得知后,从武汉坐长途车到宜昌,又徒步十几公里山路,几次去小军家走访,拿到贫困证明等资料,去年初成功帮小军申请到5万元资助。

“看到这些患者弯腰驼背地进医院,抬头挺胸地出院,我觉得累点苦点也值了。”李潇说。

义助患者感动校园师生

我国目前约有300万脊柱畸形患者,每年有两三万人需要手术,但每年做手术者仅5000余例。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偏远地区很多人都认为此病是绝症。为此,李潇和导师方煌等人经常组织讲座和义诊。李潇还为脊柱侧弯患者建了一个QQ群,已有成员215名。

“李潇虽然还没正式‘出师’,但已表现出一名优秀医生的仁心仁术,我十分钦佩。”方煌教授表示,近两年来,医院接受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比以往增加两成左右,许多贫困患者确诊后不再“调头就走”,与李潇牵线的基金会援助有很大关系。

“李潇热心快肠,是华科大同济校区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常参与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同济医院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侯长荣表示,李潇帮助贫困患者的义举感动了全校师生。在2016年度华科大“研究生品德模范”的评比中,李潇高票当选品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