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后的戴家湖公园
王建华 摄
改造前的戴家湖一度成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非法堆积地
本报讯(记者李锐 通讯员彭亚楠 郭焱华)继武汉园博园后,位于青山区的戴家湖公园再次问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片饱经沧桑的湖泊,佐证着中国发展理念的演进。
国家住建部近日公布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戴家湖公园园林绿化与生态修复项目是湖北省唯一获奖项目。该奖创办于2001年,是旨在鼓励和推动城市高度重视人居环境的改造与建设,适应城市居民由小康向更高层面迈进的需要,并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现代形象的一项大奖。
“50年代一湖碧水,60年代一池煤灰,80年代一座黑山,00年代一堆垃圾”。上世纪50年代,戴家湖曾是盛产鱼虾菱藕的天然湖泊。随着建设国家钢铁基地和城市发展需要,戴家湖作为粉煤灰渣填埋场,从一湖碧水变为一池煤灰,再变成一座十多米高的黑山,成为周边区域最大的粉尘、地下水污染源。因为粉煤灰成为炙手可热的做砖原料,煤灰山被挖得千疮百孔,之后又因倾倒大量垃圾,戴家湖成了环境脏乱差的代名词。
“过去为了发展,我们牺牲了戴家湖。现在同样是为了发展,我们要找回戴家湖”。2013年12月,市区两级党委政府联手启动戴家湖公园建设,在市园林和林业局支持下,历经18个月精雕细刻,位于建设十路武广高铁与三环线下的戴家湖公园涅槃重生。
生态修复后的戴家湖公园绿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水体面积4.67万平方米,绿化率高达91.8%。公园不仅彻底改变了周边20余万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与青山公园、桥南公园、矶头山公园等连成一线,成为武汉东大门的绿色屏障。
在2015年9月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上,戴家湖公园作为分会场,接待中外游客,展示武汉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青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工业城区的转型发展,就是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据悉,青山区正谋划实施长江湿地、长江森林和大地花海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长江大保护的先行区、示范区。
(作者: 编辑: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