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政务频道

李强:让改革成果更多体现在百姓好日子上

发布时间:2014-09-01 06:56:53来源:SRC-13


  湖北日报讯 记者 艾丹

  解读专家:李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社会学会会长

  ■要思考一下,干部的考核机制如何引导干部向下看,更加突出强调改善民生方面的作为。

  ■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做到哪些事情、还做不到哪些事情。老百姓是会通情达理的。

  ■所谓公平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体制机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和谐社会的实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单方的给予或恩赐,而是多方参与、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原文精要

  2012.11

  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3.01

  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多想想贫困地区,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

  2013.04

  在海南考察工作

  □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3.07

  在湖北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

  □ 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让全体人民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2013.08

  在辽宁考察工作

  □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观点集萃

  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但不是说党和国家要大包大揽。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从而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要鼓励个人努力工作、勤劳致富,创造和维护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守住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突出重点”就是要对重点群体和重点地区进行倾斜;“完善制度”就是要形成系统全面的制度保障;“引导舆论”就是要促进形成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这为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按照这个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将更加科学有效、扎实稳步向前推进。

  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要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扶持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发展,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大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鼓励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社会治理的基础就越实。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

  搞建设、搞发展关键要看谁使用、谁受益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现实中,一些地方给人的感觉是,忘记了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绩工程等现象比较普遍,问题背后的症结是什么?

  李强:政绩工程的确是一种比较普遍和突出的现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我们的眼睛要向下看,要问老百姓生活过得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但实际上,一些干部想获得提拔、升迁,往往眼睛向上看,关心的是上级领导满不满意、高不高兴。

  政绩工程是做表面文章。很多地方建了很多标志性建筑,但与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却关系不大。一些老旧房子都快要塌了,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还给它刷上好看的涂料,装上景观灯,这就是做表面文章。城市表面上的光鲜往往掩盖住了真实的民生。一定程度上说,看得见的往往是表面文章,看不见的往往是老百姓的日子。

  我们搞建设、搞发展,关键要看谁使用、谁受益。我曾经在一个县级市考察,它新建的城区修建了大广场,但是广场离大部分老百姓居住地较远,只是方便了周围几家大单位的人员散步休闲。在一些城市,江湖水岸是很可贵的公共资源,但是沿湖沿江的地块很多用于房地产开发,景观房价格高昂,江景湖景也成了少数人才能享受的盛宴。事实上,很多国家严格规定沿江不准做景观房,而是留给公共空间。比如:韩国首尔的汉江两岸都是公共空间,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供大众享用。

  解决政绩工程问题,最核心的还是体制和机制的建设。政绩工程主要不是个别、少数人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特别是与干部任用考核机制相关。要思考一下,干部的考核机制如何引导干部向下看,更加突出强调改善民生方面的作为。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对干部的考核评价要问老百姓的意见,不能只由上面领导说了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体制机制上的难题。

  改善民生不能脱离实际的、现实的发展阶段

  记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的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这只是一种警惕,还是有一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李强: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民生不可能提出超越初级阶段的目标,因为还没有到达高级阶段,这就涉及到怎样改善民生。目前看到的比较极端的相反的情况是,一些管理者提出过高目标,甚至炒作老百姓的期望值。现在网络发达,大家通过网络看到的所谓民意,有些就必须警惕。

  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地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能够做到哪些事情、还做不到哪些事情。老百姓是会通情达理的。反之,一味地做出很多不切实际的承诺,把老百姓的期望值刺激得很高,那是很危险的。总之,要有两种警惕。

  第一需要警惕的是,民粹主义思潮撕裂社会。民粹主义在中国文化里,历来有深厚根源。民粹主义倾向,在当前中国改革中是负面的东西,甚至会摧毁改革,作为管理者尤其需要警惕。民粹主义思潮简单讲就是仇富心理。仇富与痛恨腐败有相当大区别,腐败是需要严查严办的,但盲目仇富就不可取。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民营资本的作用绝不能小视,它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民营资本有活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希望。但是如果仇视民营资本,仇视资本拥有者,那中国就没法发展。目前这种仇视民营资本的情绪是存在的。

  第二需要警惕的是,由于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是有限的,过高炒作老百姓的期望值。期望值炒作过高之后,社会矛盾反而更激化了,这要求我们改善民生不能脱离实际的、现实的发展阶段。

  公平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创造公平发展机会

  记者: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但不是说党和国家要大包大揽,要倡导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在勤劳致富的个人奋斗中,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现实环境怎么样?

  李强:我们必须比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体制。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就是党和政府大包大揽,因为那时候市场不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前没有房地产市场,粮食统购统销,食品政府控制,连花生、瓜子都是过年时节平均发放。改革开放的最大特点是启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活力,应该承认,改革开放以后整个公平的思想变化了。改革开放以前认为公平就是国家来控制,把一切拉平。改革开放以后提出市场竞争,让大家到市场上去竞争,充分激发市场的活力。这样,所谓公平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体制机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改革的两个重要目标,一个是让市场更有活力,另一个是让社会更有活力。让市场更有活力,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种提法以前是没有的。行政强干预的结果是,确实实现了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但是,造成了普遍的贫穷,我们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所以,邓小平深感到国家社会发展的危机。改革开发以后,中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这是巨大的社会进步。

  让社会更有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但是,与市场经济激发经济活力相比较,激发社会活力难度更大。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与国际经济接轨,所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明显的参照系;而社会体制改革,各国国情差异很大,难以找到参照系,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社会体制机制的建设上作出创新。

  好日子不能等靠要,而是要老百姓参与进来

  记者:创新社会治理和改善民生是什么关系?创新社会治理在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有什么意义?

  李强:我们过去没有用“社会治理”这个词,用的是社会管理。管理和治理不同,管理突出的是管控。社会治理的基本思想是激发社会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治理中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居民自治是我们长期以来希望实现的目标,当然难度很大。相信社会有自我调节能力是个很重要的思想。也就是说,和谐社会的实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是单方的给予或恩赐,而是多方参与、良性互动。

  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含义是要发挥多方面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的作用。其实,今天多元社会力量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比如住宅小区,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是公有制住房,所以,实施的是由政府或单位统管的体制。今天,绝大部分的住宅小区是老百姓拥有住房了,这就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按照原有的那套统管体制已经无法运转了。其实,每一个住房所有者都非常关心自己的住房利益,参与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而小区层次的社会治理,就是要发挥街道、居委会、房屋所有者、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小区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的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最核心的目标是激发企业和劳动者的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让企业有活力,而不只是政府有活力。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老百姓有活力。换句话说,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不是政府恩赐的,而是要老百姓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才会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