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新闻现场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王明正:我的一生就是教学和科研两件事

发布时间:2019-06-26 18:03:43来源:黄河新闻网

  编者按:为迎接祖国70华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展示建国70年来山西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根据中宣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要求,和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网信办宣传计划,由山西省委网信办指导,黄河新闻网将开展“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寻找共和国同龄人主题宣传报道活动。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7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通过讲述他们70年来个人经历、难忘记忆等内容,来反映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书写人生之美、抒发家国情怀。

  黄河新闻网讯(张炜 王晓玉)年近七旬的王明正是山西医科大学药理学教授,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药理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作为全校年龄最高的“校宝”级人物,他仍然坚守岗位,坚持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光荣使命。

  在接受黄河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王明正教授说,他的一生就做了教学与科研两件事。

王明正教授在课堂上

  43年教学情,一上讲台就兴奋

  6月11日早晨6时,王明正教授起床、洗刷、吃早餐,6时50分,搭上了开往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新校区的校车。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新校区坐落在晋中市祁县境内,距太原市区70公里路程。

  8时15分,校车到达校区,王教授随同事们一起,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年近七旬的王明正教授退休后被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返聘,在学校,王教授承担教学督导、课堂教学和指导培训青年教师三方面工作。对于这三项工作,王教授最喜欢课堂教学,他承担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他说,一见学生就欣慰,一上讲台就兴奋,上课已经是一种乐趣。

  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教授所代的药理学科已经完完全全地装进了脑海,但每每领到新书,他都要认真地阅读,查阅文献资料,不断地充实新观点、新内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他要做到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方法更新,要了解年轻人的思想,消除思维代沟,努力在教学方法与知识结构上再提高。

  王教授说,他的授课原则是让复杂的知识变简单,把简单的知识再延伸,一切以学生能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为目的。

  忙完一天的工作,5时30分,王教授搭乘校车出发,返回太原市区。工作忙时,他会选择在学校留宿。

  “三无”条件下搞科研,硕果累累

  王教授出生于山西寿阳农村,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前身),成为当时这个500多人口小山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因表现优异,被留校任教,从此,教学与科研成了他此后人生的全部。

  王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70年代末期,科研条件非常艰苦,没有科研室,没有先进的科学仪器,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如此“三无”条件下,王教授克服种种困难,创造条件,通过无数次的实验以及无数次的资料检索,完成了多篇高水平论文,被国内外学术界认可。

  80年代中期,实验条件仍然比较艰苦。王教授利用办公室作为实验场所,并自己设计刺激器,建立了电刺激中枢诱发心肌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完成了新药《甲基黄酮醇胺抗心率失常的中枢机制》,该文被SCI收录;同时,王教授与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说起科研,王教授滔滔不绝,现在听起来匪夷所思的这些,正是这位老教授一步一步走过的足迹。

  40多年来,王教授踏踏实实地搞教学,严严谨谨地做科研,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其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际抗癫痫联盟颁发的Gower’s癫痫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奖,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多项奖项,其数十篇学术论文被国家级核心期刊及SCI收录,被同事戏称为“论文专业户”。

  王明正教授说,他的一生就是教学与科研两件事,如果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干下去。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