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妮抱着自己的第一件面具陶艺作品 记者林敏 摄
本报讯(记者林敏 通讯员张显辉)东西湖区三店学校的孩子们课余时间“玩泥巴”玩出名堂,他们连续3年收到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邀展,自制的陶艺品已出售20件。
昨日,记者来到三店学校的陶艺馆,一进馆,便看见墙边柜上和大厅里的四五张桌台上摆满了陶艺品。矮墩墩的罐子、修长的花瓶、活灵活现的动物以及用抽象的植物形态表达的“四季变迁”……300余平方米的大厅里摆着4台塑泥的拉坯机,里屋还设有一座电窑,俨然一个专业的陶艺工坊。陶艺老师王艳芬告诉记者,“玩泥巴”就是学校7年级生的校本课程,每周有一节课。
王艳芬嘴上说是带孩子玩泥巴,其实她早就把业余学生带成了“专业班子”——从2012年起,她和学生已连续3年收到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入场券,邀请他们去参展。该博览会由国家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主办,是一个集陶瓷精品展示、文化交流及产品交易为一体的国际化陶瓷专业博览会。
“不少学生的作品在博览会上出售和被收藏。”王艳芬介绍,由于自己常去景德镇学习和交流,逐渐作品被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认可,近年她又推介学生作品。2013年,有16件学生作品入选参展博览会并出售,2件被收藏,去年又有14件作品成功出售。“售价约在80元至500元。”王艳芬笑着说,价钱不高,能够被认可已属难得。
袁文党同学的作品“鱼”卖出了500元的最高价。他去年刚从三店学校毕业,现在是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汽修专业的学生。他说,学生作品卖出钱是次要,“重要的是我们享受到劳动付出换回的认可和鼓励”。7年级2班的学生陈妮是陶艺“种子”选手,去年9月开始学习陶艺,擅长制作造型奇异的面具,她的作品被摆在陶艺馆左侧最显眼的桌台上。她告诉记者,以前家住黄石阳新县的农村,没什么玩具,就喜欢挖泥巴捏泥巴。“搬到城里来后,没想到还能用机器玩泥巴”。去年,陈妮的作品“奇怪的脸”获得东西湖区“艺术小人才”陶艺比赛一等奖,而现在,她最期待的事莫过于自己做的“脸”能被10月举行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相中”。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