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见习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罗庆丰)“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6月3日,正值农历五月初五,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弥漫着淡淡的粽香,一场别开生面的“迎端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正在学生食堂广场举行。师生共聚一堂,用不同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缤纷端午节。
关怀慰问,“粽”情端午
上午9点,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就在学生食堂一楼忙活起来。7000多个粽子、咸鸭蛋摆满了餐桌。咸肉、蜜枣、豆沙等不同风味的粽子应有尽有,为的就是能满足南北方同学不同口味,让大家在校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中午12时左右,学校党委书记程超胜、校长危道军等全体校领导及教师代表来到食堂门口,给前来就餐的同学们发放粽子、咸鸭蛋等慰问品,并向同学们致以节日的祝福。物流2105班学生何梦说:“吃到了甜甜的粽子,和家乡的味道一样。”
校领导及教师代表给学生发放端午慰问品。学校供图
“虽然不能回家,吃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但吃到了学校领导、老师亲手送给我们的粽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为解莘莘学子思乡之情,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党委宣传部、后勤集团、团委等相关部门精心策划,用暖心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和节日气氛。
现场教学,文化端午
活动现场,马院张友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中华传统文化微课。她从粽子入手,详细讲解了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让同学们记住了屈原的爱国、伍子胥的刚正不阿、曹娥的亲情和孝道,感受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校青马班学生王培兵高兴地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听一场特别的人文课,特有感觉。”
张友玲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堂中华传统文化微课。学校供图
技艺传承,劳动端午
可口非因香味美,亲手制作才最佳。粽子好吃,亲手制作才更显美味。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除了有好吃的粽子,包粽子活动更受大家的欢迎。
包粽子活动一开始,学校领导、老师们就大展身手,同学们跃跃欲试,现场好不热闹。有经验的老师的动作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只见长长的粽叶团成漏斗状,内馅乖乖地躺在粽叶里,被迅速包裹上,不撒一粒,不掉一颗。一根细线紧紧将粽子缠上,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便诞生了。
学校领导及老师同学现场包粽子。学校供图
由于同学们基本上都没有包过粽子的经历,大家的动作就略显紧张与慌乱。“要留有余地,不要让米溢出来,轻轻往下压一压。”党委书记程超胜边讲解边示范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粽子要包得见棱见角才好看。”校长危道军自己包的同时,还不时提醒旁边的学生。虽然粽子包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但现场笑声连连,欢声一片。
这个端午不一般,全校师生品味端午、了解端午、感受端午,在现场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躬身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