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见习记者唐天琪)育时代新人,传清廉之风。在繁华喧嚣的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一隅,有一所藏于闹市、蓬勃生长的学校——武汉市江汉区华中里小学,这所以环保教育闻名武汉的小学,也在同时孕育清正廉洁的种子,清廉生长正逐渐在这片净土生根发芽,成为华中里小学新的标签。
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走进华中里小学,专访该校校长武隽,听武隽校长聊聊闹市校园中的清廉生长,探寻华中里小学“生长课题”建设发展的路径和规律。
华中里小学校长武隽与孩子们在一起。记者许文秀 摄
融合校本文化,打造清廉生长环境
“学校空间有限,我们就在细节上下功夫,让校园文化做到‘绿意养眼、内涵养神、人文养心’。”武隽校长希望将清廉生长与校本文化有机融合,打造“外显于形、内隐于情”的生长环境。
走廊外的迎春、围墙上的月季,华中里小学校园的绿色无处不在。学校一楼的“琴书和鸣”为早来晚走的孩子提供了精神食粮,走廊上的“致知书袋”让课间嬉闹的孩子可以随手拿来阅读。教学楼的楼顶也不会放过,生态花园、生态小农庄、生态科技园......孩子们在这里体验种植过程、学习生态知识,这里也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观鸟场所。
华中里小学的孩子们在生态小农庄。记者许文秀 摄
“我们希望将‘生长’的种子播撒到每位老师的心田,我们会尽可能为不同年龄层次老师的发展搭建平台,激发他们的专业生长力。”武隽校长介绍到,学校50余名教师中,三分之一是社聘教师,学校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让社聘老师的职称评定、专业发展、考核奖励等方面与正编教师一视同仁,让教师坚守教育本质和初心,在宁静的校园拔节生长。
聚焦课堂主阵地,向课堂要质量
校园传廉,课堂是主阵地。什么样的课堂是有效的?如何保证教学高效?武隽校长表示,在“双减”背景之下,实现高质量教育的有效路径就是“向课堂要质量”。
华中里小学教师团队纵观全册教材、立足单元内容,探索出“整体思维五备法”,以实现精准备课。在作业布置上,华中里小学教师团队将作业设计纳入到备课体系中,研究出“整体思维三备作业法”,保证作业在减去低效的量的同时,提高科学的质。此外,华中里小学教师还在积极探索构建自主学习新生态、新手段、新方法,学校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教师教学观念的革新和专业能力的培训,以“四助力”构建校本研修新生态。
“萌伢乐队”社团。记者许文秀 摄
培基课程育美德,环境课程倡生态,社团课程促发展。“我们在‘生长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构建了‘生长教育课程体系’,呵护每一个生命的个性成长。”武隽校长自豪地说道。今年,学校行政和教师队伍对已编撰十余年之久的环境课程进行调整编撰,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学校还开发了传统文化、学科拓展、实践探索、提议健康等四大系列社团、19门课程,丰富学生课后服务活动、为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劳动践廉,探索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在劳动实践方面,我们也积极践行清廉,加强劳动实践养成,形成学校独有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据武隽校长介绍,学校将劳动内容规范化,取消家长志愿劳动制度,由正副班主任身体力行和学生一起劳动;将劳动岗位精细化,做到人人都有劳动管理岗,体验劳动的滋味;让劳动视野延展化,通过家长会、微校平台大力宣讲劳动教育重要性;另外,使劳动课程课题化,探索劳动教育与劳动课程的融合。
华中里小学孩子们在操场上上课。记者许文秀 摄
“朴华、慧中、仁里”,朴实无华、秀外慧中、仁德于里,华中里小学的校训凝炼了全体华小人的气质与风范,构建了符合教育规律并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引领师生成长。
清润美德,廉育心田。从“生命教育文化”到“生态教育文化”再到“生长教育文化”,无不体现“清廉生长”的印迹,每一代华小的开拓者都不忘初心,走出了一条“向阳而生向上而长”的发展之路,在“生长”中孕育廉风,在“教育”中感悟清正,将“清廉”的种子种进每一位华小人的心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