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见习记者唐天琪 实习生张佳琳 通讯员王洪波)步步登高,生生不息。自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各行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加速推进“少人化、无人化、智能化”,尤其是先进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高速发展,使得机器人相关行业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机器人工程也随之走入大众视野。
近日,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记者一行走进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与该校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姣面对面,深入了解与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密切相关的机器人工程专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姣。记者何鹏 摄
校企合作共建 培育高素质应用人才
“我校开设的四年制本科层次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参与了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教育部高等教育产学合作协调育人项目。”王姣介绍道,机器人工程专业不仅学科优势明显,而且师资力量雄厚,该专业教师队伍由专、兼职老师共同组成,企业工程师参与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校青年教师均派驻企业交流学习。
校企共同研讨机器人专业建设工作。学校供图
同时,机器人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数学、外语、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从事智能制造业、战略新兴制造业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模式 推动提升办学成果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自2016年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教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健全了引企驻校、育人共研、师资共培、基地共建、课程共担、就业共促的深度融合育人机制。”负责人王姣谈到,机器人工程专业制定了“一引五共”的产教协同育人机制,组建了由校内外学科专家、驻校企业团队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及专业化教材。
该专业将校企课程资源整合与双师水平提升工程相结合,推行企业驻校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与技术实践的“一课双师”机制。驻校团队参与职业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保障学生满意就业。
机器人工程专业老师暑期到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学习。学校供图
“我们专业通过推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在创新实践方面,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也成功申报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负责人王姣自豪地介绍道,武昌首义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就业率能达到95%以上,在考研升学方面,学校2022届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占比达到13%,他们将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重视实践教学 提供一体化培养模式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响应国家战略,顺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学院的优势资源,融合机器人企业的产业链技术包,打造了“知识、能力、素养并重,理论学习与技术实践融通,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互补”的课程培养体系。
学院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和“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践教学中心”,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搭建了更高平台。“我们还与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了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一系列的机器人实验室及数字化设计实验室,实践教学内容动态对接产业前沿技术。”王姣说道。
机器人综合实验室。学校供图
除了有齐全先进的实践设备,武昌首义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还为学生提供了“学校学习—企业实践—就业或升学”的一体化培养模式。还原现场设备真实的生产环境,合理运用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当今社会对机器人相关行业的高质量人才需求旺盛,学生毕业后就业升学前景良好。”负责人王姣提到,希望考生可以积极报考武昌首义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在这里开启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