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吴菲、刘娅梅)红红的辣椒、新鲜的南瓜、紫色的茄子挂在支架上,金黄的玉米、香味扑鼻干豆角盛放在簸箕里,花生、蘑菇、木耳摆满了竹篮子……8月31日上午,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以一堂创意“晒秋”劳动课,迎接一年级新生入校,开启他们精彩的校园生活。
新生汉服入学礼 今年是第六年
先正衣冠,后明事理。8:30分,吴家山第四小学300余一年级新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过“入学门”,穿好汉服,戴好礼帽,整理好衣襟,参加汉服入学礼。
孩子们把自己的名字一笔一画留在了签名墙上,逐一走到击鼓台“击鼓明志”。

“每一次鼓声的响起,都代表着孩子们对美好明天的向往和对梦想坚定不移的信念。”吴家山第四小学校长蔡芳说,“鸣志”即“明志”, 学生敲击时要在心里默默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今后就可以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志存高远。
正冠明理、签名留念、击鼓明志、朱砂启智……孩子们在满满的仪式感中,体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一年级新生汉服入学礼,吴家山第四小学已经坚持了6年。
开学第一课:“晒秋”创意劳动体验
入学仪式结束,孩子们来到小海星文化连廊,开始他们入学后的第一课:“晒秋”创意劳动体验课。
只见小海星文化广场搭建的支架上,挂满了南瓜、冬瓜、葫芦、马铃薯、辣椒;陈列架上,十几个篮筐内,装满了花生、玉米、稻谷等农作物,这些都是高年级的同学在暑假期间参加劳动实践的成果。同学们把红辣椒、大蒜、玉米、南瓜等果实拼成的图案,色彩搭配醒目,创意感十足,引起了一年级小朋友和家长们浓厚的兴趣。

蔡芳说,每年新生“入学礼”,学校都会赋予新的内涵。今年开设的秋季入学第一课——“晒秋”创意劳动课,是希望一年级新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切问精思、笃实好学的优秀品质。

科创劳动课 把农场“搬”进校园
现代化农场搬进校园,是吴家山第四小学的一个办学特色。
体验了“晒秋”,小朋友们来到学校小海星创联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在这里,养鱼不用换水,种菜竟然不施肥。
小海星创联园由现代温室大棚与集装箱教室两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其中温室大棚区中又分为沉浸式教学区、鱼菜共生探究实践区、植物立体水培探究实践区、沙培探究实践区、育苗操作区、热带植物探究实践区等七个区域组成。

“现代化农场搬进校园,课堂也从教室转移到农场。”蔡芳说,学校落实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开设了包含《金边吊兰水培》《蚜虫来了》等科创+劳动课程。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将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观察、分组讨论、绘画记录、科学分析、有序劳动,在探究与实践中形成科学思维,养成劳动习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