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廿载传薪,春华秋实。10月4日,长江大学将迎来合并组建20周年。为发掘长江大学师生铸梦故事,树立长大学子与祖国、城市共融共长,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教育报道典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长江大学策划推出“聚智聚力 精彩长大”主题宣传报道。以“精彩”为核心,用温暖、感人的图文报道,彰显长大在“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下,书写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壮丽篇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许文秀 通讯员 长江)人才引领,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伟大时代,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回望20年,长江大学千方百计倾心引才,多措并举悉心育才,分类考核精心用才,校院协同真心爱才,聚焦民生诚心稳才,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人教师队伍建设的长大新路。
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建设开拓创新
自合并组建以来,长江大学从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高地建设、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高度出发,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长江大学第一批“长江人才计划”聘任仪式。
20年来,长江大学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两手硬”,不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专任教师规模稳步扩大;学校不断调整人才结构,专任教师占比逐年增加,学位层次持续提升,高职称占比逐步提高;学校各类称号人才培育层出不穷,人才品牌彰显,对学科建设形成有效支撑。
截至2022年底,学校现有在册在岗教职工3157人。专任教师总数达1931人,其中35岁及以下教师占18.9%、40岁及以下教师占17.3%、45岁及以下教师占28.4%;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93人,占专任教师56.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8人,占专任教师的52.7%,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导师强教,塑造研究生教育“引路人”
高素质的研究生离不开高素质导师队伍春风化雨般的培养。随着国家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长江大学顺势而为、应时而动,采取一系列手段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导师执教水平,高水平导师队伍有力保障了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
2022年开学典礼上宣布导师学校成立。
近年来,长大研究生导师规模成倍扩大。在不放松导师准入资格条件的前提下,面对研究生数量的日益增加,学校在扩大导师规模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从2004年至今,学校研究生导师人数稳步上升,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从285人增长至2085人,20年来增长7倍多。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得益于年度导师资格认定、导师学校培训,优秀研究生导师表彰等工作的开展,研究生导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为响应国家对研究生导师质量提高的迫切需求,学校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除常规年度导师考核外,于2022年成立了求实导师学校。求实导师学校定位为学校的“导师培训基地”、“思维碰撞平台”、“培养模式创新摇篮”,秉承做好导师服务、以优秀导师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宗旨,通过开设“权威性、学术性、实用性”的系列培训活动,使导师们更多地理解国家研究生教育思路,明确导师权利义务,为导师们提供与研究生教育领域相关专家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
团队强基,深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长江大学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推进,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引进具有海外背景各类人才100人左右(海外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40人左右);优势传统学科引进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不低于50%;有国外访学、研修、合作经历教师比例显著提升。
杨叔子院士做客致远计划名家讲坛。
未来10年,学校将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造就一批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区域经济等领域,建设一批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兼顾的传统优势特色型团队。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和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形成“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和科研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学校以产业技术应用为重点,引导产研融合,在智慧油气田、深地资源勘探与开发、智慧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网络心理、全民健康、地方特色文化、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方面形成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技术,培育一批新型工程技术型或智库咨询型团队。争取在2030年前,建成一支业务能力强、善于服务、精于管理、勇于奉献的卓越教师队伍,为建设国内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提供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长江大学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教育强国战略贡献长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