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宋艺)12月23日,记者从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获悉,该校“水科技团队”的陈子渊、周子尧、付梓墨、陈添寅、杜吴然和郑天宇6位同学喜获第七届“钱易环境奖”中学生团队奖,这是湖北省首个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学生团队。
“钱易环境奖”由生态环境科学家钱易的学生发起并捐资设立,是国内个人冠名的环保类重要奖项,旨在激励全国积极践行环境公益、脚踏实地开展创新研究的优秀学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奋斗。
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水科技团队”的6位同学在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举办的“WASH青年创客项目交流展示活动”时发现,许多国家饱受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卫生问题的影响。于是,在学校的支持下,他们成立了一个项目组,在传统可移动式卫生间上融入光伏发电、雨水收集、水循环、沼气利用等功能,完成了这项“节能型环保卫生间模拟设计与制作”项目。
据该校指导老师张爱华介绍,卫生间由光伏板、集水池、洗手台、蹲坑、化粪池(微沼气池)等部件组成,其中,光伏板设计成“飞蝶”形状,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形成外高内低的坡度,安置在集水池上方,方便雨水自流汇入下方的集水池中。卫生间的洗手池设计也别具巧思。集水池的水一部分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冲洗厕所,另一部分通过管道连接净水器、净水管,再连接到洗手台上方的水龙头,洗过手的水暂存在洗手台下方回用水箱里用于冲洗厕所,借助水往低流的重力原理,不需要额外使用电能驱动。卫生间安装了红外传感器和消毒灯,当传感器感应到人体进入时会自动开灯,感应到人体离开蹲位时就控制电磁阀打开下水管进行冲洗,当厕所中无人时,日光灯会自动关闭并打开灭菌灯进行消毒。
“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和强大的动手能力让我赞叹。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和用水过程中分质分流这种理念和设计细节很是先进,在体现节水优先的同时,还能实现对有机固废进行沼气资源化利用。”湖北省科普达人、武汉市生态环境讲解员、水生态专家徐栋博士感慨道。
武汉市晴川初级中学坚守科技环保教育20多年,让“长江大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研学成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品牌特色。学校坚持以学带赛,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头脑奥林匹克大赛”等赛事,向全世界展示晴川初中的水科技发明成果。通过参加各级各类赛事,学生们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交流合作、国际视野和发明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项目式学习,改变了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们跨学科学习和深度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此次获奖对六位同学来说是一次嘉奖,更是一份责任。他们表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环境保护的预备队和生力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努力学习科技环保本领,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兴则人类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作为民间小湖长、小河长,将把科技环保的理念和志愿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