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王汉民、陈磊)龙年春节即将到来,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驻村工作队抢抓机遇,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网络直播平台等渠道,为竹山县魏沟村的农户打开了农副产品的外销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深入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针对农副产品的销路问题专门进行了市场调研。他们通过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会和直播传统工艺制作等方式,将市场需求直接与农户对接,为村民的农副产品打开了销路。同时积极联系学校教职工、爱心企业和社会力量,开展帮扶消费,将竹山县魏沟村的土猪、土鸡、土蜂蜜等农副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截至目前,他们已为村民销售农副产品达30余万元。
李相军是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年关将至,他养的30多头土猪膘肥体壮等着出栏,但苦于没有找到好的销售渠道,他心里十分焦急。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了学校教职工、爱心企业和学校食堂,一次性订购了10余头,并通过亲友群和朋友圈广泛宣传土猪的品质口感。一时间,村里的存栏土猪成了“俏货”,连带农户家里的土鸡、蜂蜜、干菜等各种山货也一并找到了销路。“虽然生猪养的多,但每年我都为卖猪发愁,驻村工作队真是我们村的贵人,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今年仅出栏的生猪,就能净赚10多万。”李相军满怀感激地说。
养鸡大户龙宝国也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消息闭塞,不知外面行情,现在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土鸡也能卖个好价钱了。”
脱贫户舒处山靠着一门传统手艺开起了一个豆制品小作坊。由于居住偏远,他经常起早贪黑蹬着小三轮拉着豆制品到30多里外的县城销售,又苦又累,而且也卖不了多少。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熏制豆干寄给亲朋好友品尝,为他吸引了不少“回头客”。如今,邻居们看到一箱箱熏制豆干被寄走,也表示要搞一些家庭小作坊,希望得到驻村工作队的帮助和支持。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王汉民表示,新的一年,他们将紧密联系市场需求,鼓励农户选择一些附加值高的优良品种,积极引导农户采用传统种植养殖方式,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同时,他们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加大对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方式,让农户的劳动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