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虢碧莹)3月21日下午,武汉经开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基地年度工作会议在武汉经开区三角湖小学召开。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曹叠峰,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磊,武汉经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熊白莉等领导嘉宾参会并致辞。
会上,熊白莉介绍,武汉经开区27所中小学校与海外百余所学校结为友好姊妹校,赴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新家坡等国交流互访两百余次,参与人次达两千多。截至目前,区内共有13所学校入选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创建率全市最高。2024年,武汉经开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将重点推进四项工程,即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工程;“数字+人文交流课程”资源开发工程;教师队伍国际化锻造工程;学生“国际胜任力”培养工程。
于长学在主旨报告中表示,人文交流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截止目前,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建设计划在成都、青岛、重庆、深圳、广州、武汉共有580所中小学申请实施近1000个项目,有近200万中小学生和近6万多校长教师参与,为推动各地各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创建区域教育特色和品质、满足人民对多元化教育的期待、助力所在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发挥重要作用。他祝愿武汉经开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基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品牌,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围绕国际理解教育核心话题,聚焦中外融合课程体系,关注中外人文交流框架下的学生核心素养,项目学校代表分享在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特色实践和精彩成果。
三角湖小学开设“文•彰”“武•艺”“童•趣”“客•创”四个类别89门特色校本社团课,让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思维、多元世界文化滋养学子国际理解;薛峰小学立足“薛峰剪纸”,深耕细作非遗传统文化,打造“国际非遗+”“世界少年”名片;武汉经开区一中和巴黎尚布朗中学开展近十八年友好合作,每年互派师生往返深入交流,开展浸润式学习体验;武汉爱莎文华高级中学与英国、美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多所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帮助学生站上世界舞台。
“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所有学生的公平参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原公使衔参赞、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杨进作专题报告,从“国际理解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意”“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准则性文件”“改进国际理解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做了重点阐述,他认为,推进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国际视野,重在价值观的形成,国际合作不可缺席。
会上,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为国际理解教育专家颁发聘书,后续专家将逐一进驻学校开展实地指导。
据了解,自2019年起,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部分城市政府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先后创建了成都市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青岛市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重庆市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深圳市南山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特色区、广州(黄埔)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创新区和武汉经济开发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