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心理课遇上体育课 武昌区“双师型”融合课出圈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3日08: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李季、熊叶念、张湘萍)一节课有两名老师上课?这个消息很快在武汉市武昌区柴林小学家长群中引起讨论:两个老师怎么上课?哪些课能上双师?授课效果怎么保证?家长们议论纷纷,对这一新颖教学方式的效果很是关心。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柴林小学“双师型”融合课例研究活动的具体负责人、副校长熊叶念。

据熊叶念介绍,“双师型”融合课例研究活动以“融合促新质,健康创未来”为主题,以全面聚焦提升师生综合能力为抓手,摸索打造教师授课水平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双引擎,力争在“课题研究、家校共育、提能增效”等方面打造新的效能增长点。

此次双师型融合课例将先在心理和体育等课程融合上进行探索尝试,以后将逐渐拓展推广到其他相关学科。

心理课、体育课无缝融合

在601班,心理课老师喻丽萍和体育课老师陈卓带来《朋友真给力》精彩展示课。

上课之前,全班42名同学分为多个团队破冰行动,成员为各自队伍设计一个响亮的队名,初步熟悉彼此,建立团队意识。通过“暖身操”活动,增加活动兴趣。接下来的“穿越丛林”“扭转乾坤”等活动,让同学们兴高采烈,兴趣盎然,课堂气氛热烈活跃,不时迸发出笑声和欢呼声。课程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畅谈游戏中的收获和感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朋友之间友谊和团队配合等。

在授课过程中,陈卓和喻丽萍既分工又合作,各司其职又互为支撑,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在和同学们零距离沟通互动中,主动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任团结的友谊桥梁。面对团队活动中少数学生暴露出的畏惧、不敢沟通等问题,两位老师一主一辅,及时沟通,通过老师鼓励、同学鼓舞等各种形式解决心理小问题。学生们对这种新颖的课程大呼过瘾,部分学生更是直接反映以前心理课程理论多,相对枯燥,在和体育融合后,大家更好地打开心扉。

据了解,此次“双师型”心理、体育学科融合课例研究活动,得到武昌区教培中心赵亚萍老师的指导与助力。武昌区教育局蔡炜科长,武昌区教培中心赵亚萍,柴林小学校长徐文生、副校长熊叶念,武昌区心理教师、体育老师等参加活动。

双师授课效果“1+1>2”

熊叶念介绍说,该校历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语信箱和班主任反馈以及班级群、家长群、家委群等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构建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师、专职心理教师组成的专业心理团队,开启全员心理育人模式。并加强心理辅导文化建设,如设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配备沙盘游戏、心理辅导书籍、教师心理维护手册等,心理健康宣传长廊、小报也不断向学生输送正能量。

在此基础上,该校为了更进一步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主动推出双师型融合课程,辅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用专题教育辅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以地方课程为实施主阵地,加以专家指导的成长模式,提出心理健康与课后服务融合针对性培养,心理健康与体育学科融合针对性培养。在推行双师型融合课程的同时,该校还积极结合利用家庭教育助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家校共育课程分为情绪管理类、品格习惯类、亲子互动类、认识提升类等课程。家校共育课由校长室、教导处、课题组老师、柴小家委会组织,其他教师、家长、学生参与,用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驱动教学效能全面提升

观摩专家表示,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两门课程的融合,既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身心健康观念,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效果。

专家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融合过程中遵循综合性、循序渐进、个性化和实践性原则,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根据体育教学革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根据学生心理状态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等,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教育事业部值班】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