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硬笔书法教育实践交流活动现场。记者何鹏 摄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陈诗灵、叶慧、敖迎春)写好中国字,稚笔生光辉。5月28日上午,武汉市硬笔书法教育实践交流活动在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金雅校区)举行。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谢琼,市教科院书法教研员、特级教师余国卿,全市发展素质教育实验校和书法实验校校长及资深书法教研员,江汉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应兰、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江鸥、教研培训中心副主任陆晶晶等300余人汇聚一堂,共畅书法教育未来。
江汉区小学师生作品展示区。
武汉市书法教师骨干培训班作品展示区。
步入校园,浓厚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与会嘉宾们纷纷驻足书写展示区,参观江汉师生们精彩的书法作品。横竖撇点捺,一笔一画间,每一个汉字都蕴藏着江汉师生的智慧与风采,在笔墨丹青之中,融汇成江汉教育的根和魂。
江汉区小学师生作品展示。
“书法炼心智,笔墨展风华”“稚笔书古今,墨香满常青”“工书和美,美美与共”......观展过程中,江汉区各教联体的师生们从作品的取法、章法、装裱和作品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向嘉宾们做了细致的讲解,大家无不惊叹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并为师生们妙笔绝伦的作品点赞。
江汉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应兰致辞。记者何鹏 摄
“江汉涛涛朝宗于海,十载春秋星火相传。”江汉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应兰在致辞中介绍,江汉教育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多年如一日坚守书法教育初心,注重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和书写水平提升。江汉区也结合最新要求,积极部署、转变观念、迅速跟进,整体建构了“课堂+课后+校外”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联盟,探索《小学生成长方式视域中“5+N”课程圈区域实践研究》,拓展书法教育场域,将其灵活融入各校的素质教育发展体系中。江汉教育非常珍惜筹办本次大会的机会,将认真学习总结优秀案例,汲取先进经验,凝聚教育合力,持续以立德树人为使命,以文化传承为己任,深入探索实践,努力培养有生命活力、有灵魂信仰和有时代担当的好少年!
硬笔书法课堂教学展示。记者何鹏 摄
书法课堂如何提质增效?学生习字能力如何提升?江汉区大兴第一实验学校张颖老师携手二(2)班学子,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硬笔书法课堂教学,师生们与现场观众一道感汉字之美,享书写之乐,传文化之魂。
江汉区教研培训中心书法教研员陈卫汇报。记者何鹏 摄
“一方汉字,华夏文明之本;汉字万方,中华文化之根。”江汉区教研培训中心书法教研员陈卫作江汉区“习汉字”书法评价实践汇报,“习汉字”是江汉区“诵习练”工程的重要项目,以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目标,并不断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
江汉区西马路小学副校长陈川汇报。记者何鹏 摄
写好中国汉字,筑牢文化根基。江汉区西马路小学副校长陈川作为书法实验校代表进行汇报。陈川介绍,学校坚持践行“用爱贴着师生行走”,以“写好中国汉字 筑牢文化根基”为教育目标,十几年来,逐渐形成了“以书扬美、以书育才、以书促研、以书怡情”的鲜明特色。学校的书法工作经历三任校长,不断充实提升,如今的西马少年将书写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具有温润内敛的书香文化气质。
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校长熊丽萍汇报。记者何鹏 摄
书法教育也是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汉区万松园路小学校长熊丽萍以《绿意书写促“松娃”成长》为主题,分享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优秀经验。熊丽萍表示,“习字立人,字正正心”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追求,也是学校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相信在绿意书法教育的浸润里,“松娃们”一定能在一撇一捺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习字修身中成就精彩人生。
专家点评。记者何鹏 摄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书法教研员、特级教师余国卿老师,围绕“书法教学五位一体的价值追求”“技法练习课基本教学结构”两方面进行专业、深度点评。余国卿从日常教学切入,给一线书法教师们指明了切实可行的硬笔书法教学路径,他还指引武汉市各个区的汉字书写发展方向,让全体教师明晰了汉字书写教学要求。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谢琼讲话。记者何鹏 摄
武汉市教科院小学教研室主任谢琼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活动既关照了儿童生活本心,又弘扬了传统文化;书法作品展诗情画意,艺术气息浓厚,为活动奠定了文化基调;硬笔书法课堂结构清晰,强调书写习惯,书写息屏更是一大亮点,对各区学校有借鉴推广作用。谢琼建议老师们要高度重视书法课育人价值,回归教育本真,做好书法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活动。
与会嘉宾合影。
当墨香萦绕,江汉书法教育的风采与成果在时光中熠熠生辉,江汉师生们以稚笔书写着对中国字的热爱与执着。一笔一划,皆是传承的力量;一字一句,皆是文化的流淌。未来,江汉区将分享、推介更多优秀书法经验与成果,为全市书法教育贡献“江汉智慧”,让书法艺术在师生心中绽放光芒,让中华文化在稚笔之下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