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雷婷桦)为积极响应“每天一节体育课、学生每日运动两小时”的号召,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积极行动,通过组织全校阳光大课间活动,为学生体质提升强势赋能。学校在上午大课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下午课后服务时间,增设第二次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
开学初,全区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评,测评结果显示优良率不理想。对此,学校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聘请专业的第三方体能测试机构对全校三、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评。针对测评结果,校领导迅速召开学生体质健康素养提升策略专项研讨会,深入剖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夏校长在会议上提出,各班体育老师应克服校园场地狭窄的局限性,科学设计大课间项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体质。随后,各年级体育教师针对本年级学生体质现状的短板,纷纷提出一系列改进与完善的有效方法。体育组也研讨出了一天两次的“生态大课间”活动方案,并创编了体能操,录制了跑操示范视频,以指导师生科学开展跑操和各项大课间项目。
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赵校长以《高质量:既要分数也要身体》为题,深入阐释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无体育,不生态;生态四小,体育先行。”会后,体育组带领全体教师走向操场,开展大课间活动项目实操演练,确保每位教师明晰大课间设计理念,为科学、合理、有序开展大课间活动筑牢根基。
考虑到场地状况与安全因素,体育组还创编了一套简洁易学的体能操,让学生在跑操前进行热身。这套体能操兼具热身与素质提升功能,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力量、柔韧及协调能力等。上午的大课间以健身操、活力操和体能操为主,下午的大课间则以跑操、跳绳、坐位体前屈等游戏类项目为主,采用分组轮换、错时开展的方式,巧妙化解了人员聚集与场地冲突难题。
如今,在光谷四小的校园里,每天下午四点课后服务铃一响,运动员进行曲便在校园广播中激昂奏响。各班学生闻声而动,踏着明快的节奏,有序迈向操场。在广播指令的引导下,学生们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动作,操场上活力满满。
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操场上奔跑跳跃,欢声笑语洒满校园。尽管运动强度不小,但同学们依旧笑容灿烂,纷纷表示体能操和跑步让他们感到快乐与舒畅。各班跟队老师们也由衷感叹,参与大课间活动让他们的肩颈也舒坦多了。
光谷四小通过创新大课间活动,不仅强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自主锻炼意识,树立了健康生活的理念。在狭小场地中,学生们相互配合、有序锻炼,活力绽放。正如体育组老师所言:“场地虽狭,创意无限;空间有限,活力无边。”光谷四小以智慧与热忱突破场地局限,打造出独具特色、合理有效的大课间活动,为学生体质提升强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