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谭玲、卢岚)“这个傩面好逼真呀,连表情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不止傩面,12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光谷美术馆展览厅内,剪纸竹编、非遗掐丝、簪花泥塑等美术工艺品应有尽有。在2024非遗文创周暨第五届“最美国潮”文创大赛现场,一众师生流连于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的文创好物,共赴一场国潮华创之约。
多元展览,师生饱览艺术盛宴
《苗岭晨曦》静谧美好,《猫的遐想》尽显巧思,《非遗邮票收集册》小而精致……走入美术馆1号展厅,暖黄灯光下的美术作品引人驻足。一笔一划之间,仿佛画中之景有了生命;一行一步之余,与作品一起感悟共鸣。
作品《新傩面》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傩戏,选取傩戏文将魁星、武将开山猛将和傩公傩母的面具形象进行视觉再设计,采用不同种类的毛线与毛球,将戳戳绣和拼贴的手法相结合,通过视觉再设计与现代手工技术,形成一个创新、立体、生动逼真的新傩面形象。据作者薛棉馨介绍:“《新傩面》的‘新’有二新,一新是将传统的傩面主题和现代手工技术结合,使用创新材料,连接传统与现代,二新是在傩面的设计构成中采用几何化设计,多处利用几何形纹样、分割,为古老的傩面形象赋予新的艺术风格。”
青龙腾云驾雾、翱翔天际,白虎眼神凌厉、威猛无比,朱雀羽翼如火、展翅飞翔,玄武沉稳不移、神秘智慧......作品《四兽敦煌·文韵新篇》以敦煌四神兽和莫高窟纹样为基础,融合古今设计,通过创新的构图和色彩搭配,以表现四神兽头部的方式展现了敦煌壁画的独特魅力。设计内容涵盖海报、盘子、文具等多种文创产品,旨在将敦煌莫高窟的文化精髓以更生动、时尚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该作品的作者之一,该校美术学院2023级吕佳岩同学说:“为确保我们的设计能够既尊重传统,又富有创新,在创作前我们深入研究了敦煌莫高窟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对其中的神兽故事和纹样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
创意集市,国潮破圈玩出花样
移步美术馆2号展厅,创意集市如同一座文化宝库,汇聚了各式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奇妙碰撞。摊位前熙熙攘攘,人群在各式各样的手工艺品中穿行,拿起放下皆是对工艺品的满眼欣赏。夜幕降临,本次活动增设的“夜市”也吸引着众多师生,摊位的灯光映照在一件件精巧的工艺品上,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
摊位之间,手工艺品与文创产品相映成趣。该校美术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骁用瓷片制作漆艺饰品,巧妙地将古老的工艺与现代时尚结合,让人眼前一亮。谈及创作过程,他说:“我们使用明清风格的瓷片进行切割,通过多次尝试,我们发现圆形瓷片更易处理,用于做成胸针、项链、冰箱贴的创作可能性也更高。”环境设计专业2022级学生黄肖玲则以瑶族文化为灵感,从瑶族的传统服饰中提取纹样,设计出IP人物“粘小妞”,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无缝衔接,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4级本科生马奎在陶器摊位前驻足良久,眼前的每一件陶器都仿佛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他被古朴的陶器杯子吸引,淡雅的釉色与独特的手工痕迹让他不禁感叹:“这些陶器不仅是器物,它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诉说着匠人的心意与时间的积淀。”
集市的互动性也是其亮点之一。为增添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亲密互动,本届创意集市增设“游市打卡兑换奖品活动”,开市期间每天限量发放打卡券,观众集齐打卡印章即可兑换文创纪念品。该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3级学生马玉梅体验了漆扇的制作过程,她将扇子浸泡在颜料桶里,旋转中,颜料缓缓包裹住扇面,流动的色彩将扇子变成了艺术。她笑着说:“这个过程像是给扇子穿上了彩色的外衣,特别神奇。”
正如一把白色素扇在颜料的浸润下焕发光彩,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形式。
该校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邹反修认为:“本次非遗文创设计周通过文化创意的力量,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走进大学校园,融入现代生活,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值此展览之际,她呼吁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深入挖掘非遗文化的价值内涵,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让这份来自远古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据悉,本次活动分为作品展览和创意集市两部分,展览将持续至12月27日,集市持续至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