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武汉商学院:一棵树与一代人的双向成长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2日21:5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游鸿宇、毛雨晴)春山可望,新绿初绽。3月11日,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60余名师生再度走进蔡甸区嵩阳林场,以一场特殊的“四年之约”义务植树活动,在武汉首批碳中和林基地再次种下100余株乌桕、麻栎幼苗。自2018年起,这项活动已持续七年,累计栽种树木2000余棵,形成占地46亩的“学子林”。

“当时我在这棵树上系了写着考研目标的丝带,今天回来发现它比我高了两米多!”站在自己大一期间栽种的麻栎旁,已经考取江南大学研究生的谢嘉粱和树干比划着身高。在他身后,数十名志愿者穿梭林间,用手机扫描树牌上的二维码——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记录树木的胸径、高度等数据。武汉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后期将尝试搭建与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单、志愿服务时长等成长轨迹形成对照。

这种“树与人共成长”的思路,源于学院设计的特色育人环节:每年新生入学时,在植树现场认养专属树苗并设立“四年目标”;毕业前夕再返林场,对照树木长势反思个人成长。“看着树苗从1.8米慢慢长,就像能预想自己从编程小白变成项目组长。”学院大二学生郭衍虹对每一年的植树活动充满期待。

植树现场,学生们正拍照上传树苗定位等相关信息——这些数据将用以协助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生态大数据平台”。据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庹明昊介绍:“我们想试试将专业特色融入传统劳动教育:比如物联网专业学生设计树木养护监测系统,人工智能团队开发病虫害识别模型。不仅学写代码,其实让代码在青山绿水间落地生根让我们更有成就感!”这种“技术流”植树思路赢得林场负责人高进德的点赞,在植树活动中对学生志愿者进行耐心解答和介绍。

在今年的植树队伍中,人工智能大一学生谢佳怡在树牌上写下“学会独立开发APP”的目标。当天陪同参加植树活动的海天社区志愿者介绍,武汉商学院将学生志愿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在养护树木过程中培养的责任意识,已转化为“结对帮扶学业困难同学”“担任社区数字助老志愿者”等实际行动。

这种长效机制成效显著:近五年学院志愿服务时长年均增长25%;更有多支学生团队在“挑战杯”中聚焦生态保护,用于跨学科发起对各类赛事德挑战。

学院团委书记杜先芸说:“当学生们学会用四年时间等待一棵树开花结果,他们自会懂得如何在技术创新的长跑中永葆初心。这场孩子们与自然的“四年之约”,正悄然孕育着绿色的明天。”

【责任编辑: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