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龙华、刘思玮)油菜花开春色好,正是一年好时节。3月16日,中南民族大学携手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以“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新创业研学活动。在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园区内,各族师生欢聚一堂,共同领略现代农业魅力,践行“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理念,积极推进中南民族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高质量建设。
共植“同心”树,民族团结情更浓。美丽的池塘边,绿草茵茵,生机勃勃。“用点力,往这边来一点,对对对,扶正了。”“来来来,这边再多培点土。”在园艺师的指导下,身着56个民族服装的青年大学生们,大家你一锹我一锹,挖坑、扶树、培土、浇水,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一起种下桂花树,共同浇灌乡村振兴的希望之树,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根植于心。随后,大家来到油菜实验基地,观察油菜生长。“现在正值盛花期,看见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们徜徉在灿烂盛大的油菜花海中,我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佳雨激动地说。
“民艺农情秀”环节,各族学生分组参与了围绕农耕文化、农业科技、生态保护等主题设置的有奖竞猜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笑声不断。
“悯农园”农耕文化长廊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了解中国农耕文化与传统农业知识。“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扇车,以前我们就是用这个来扇稻谷,将谷壳、灰糠及瘪粒等吹走,留下颗粒饱满的谷子。”讲解员指着一个年代久远的木制农具讲解道,在得知扇车的功能后,大家纷纷用手尝试着摇一摇,体验干农活的快乐。“看,好多种子啊,它们是农业的芯片。”同学们惊叹道,在农业种子基因库,一盒盒种子,整齐地摆放在一个巨型透明圆柱体展示架上,蔚为壮观。基因技术优化作物品种、AI种植、无土栽培、智能灌溉系统、垂直农业等前沿技术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随后,同学们还参观了院士专家风采展示长廊、循环农业、湖北农业科普、田间农作物等展示区,了解了油菜、小麦等农作物和生态养殖的相关知识。
“今天的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各族学生一起加入创新创业团队,通过多元文化碰撞激发创新思维。”该校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马丽媛说道,这种“以教促创、以创育人”的模式,不仅培养了具备现代农业视野的人才,也为产业链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南民族大学与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共建实践实训基地,正是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潘泽江教授表示,中南民大与湖北农展中心的合作已从基地共建迈向资源共融,将为青年学子搭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以创新之火点燃农业未来,以团结之笔绘就振兴华章,为湖北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人才支撑与科技保障。
“活动里,现代农业科技令人眼前一亮,各民族师生亲如一家。”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部部长韩文思颇有感触地说。据悉,中南民族大学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把创新创业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合起来,为青年学子搭建更好实践平台,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