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家校协同赋能,江汉教育以教研驱动实践创新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18:5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陈诗灵、何晶)以教育之名,促成长之实。3月19日上午,武汉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培训暨江汉区研讨会在江汉区盛世红苗幼儿园举行,此次活动是武汉市教科院第一次启动全市家庭教育的教研活动,由江汉区承办,为全市家庭教育区域教研打样。

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张汉强、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江汉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主任黄珺出席本次活动,全市各区家庭教育教研员、市级中心教研组成员和江汉区区属幼儿园、中小学校家庭教育负责人等1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聚教育合力,共绘江城家教新图景

活动现场。江汉区家庭教育教研员何晶以“一体贯通 三维聚力”为主题分享了江汉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构建路径。何晶介绍,在“政府总引领,教联强驱动,校家社共融”理念指引下,江汉区创新打造“亲子润心服务月”“家庭心育百宝箱”等品牌,开发“菜单式”课程资源库,依托智慧平台服务16万家长,实现家庭教育指导“云端触达”。下一步江汉区将系统推进“政策—机制—技术—文化”四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全面打造具有江汉地域特色的协同育人新范式。

江汉区盛世红苗幼儿园家校工作负责人洪华蔚老师则以本园的视角出发,从“专业引领,科学喂养”“精准指导,助力成长”“趣味激励,习惯养成”“家园共育,助力入学准备”四个层面讲述了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搭建的“双向反馈桥梁”,为幼儿的快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未来,幼儿园将持续深入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家长需求,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不断推动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迈向新高度。

创家校范式,解码协同育人新样本

沟通是家校协同的纽带,智慧是化解矛盾的良方。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心理教师程琪以“爱是读懂‘反话’”小游戏开启家长学校教学展示活动,并以“爱是共鸣陪伴”“爱是恰当表达”“爱是持续行动”为关键词贯穿整场教学活动,其中模拟催促孩子写作业的场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而“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恰当表达四步骤”则给了家长们一剂良方。教学活动在家长们收到孩子的“我眼中的妈妈”画作中温馨结束,家长眼含热泪表达了对本次教学活动的肯定与感动。

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江汉区盛世红苗幼儿园教研组长江珊以班级为主阵地,运用和孩子们共同探讨设计的“三张清单”,即“成长收获单”“亲子任务单”和“计划打卡单”,运用生动有趣的小剧场向大家展示如何去运用这三张清单。在每月“1+3单往复式”好习惯养成的浸润下,班级老师努力“隐身”,孩子和家长们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管理”走向“自理”。

兴趣是孩子成长的内驱力,是他们探索世界的钥匙。来自武汉市第七中学心理教师杨怡帆、江汉区盛世红苗幼儿园副园长陈霄逸、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班主任李园林、江汉区友谊路中学班主任陈思哲、武汉市第十九中学心理教师易柳5位各学段教师代表从不同视角着眼于“从喜欢到热爱——家校协同培养儿童的生涯兴趣”展开了一场沉浸式跨学段的教研沙龙。

谱卓越华章,打造家校共育新生态

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张汉强从收获、思考和希冀三个维度对江汉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张汉强表示,江汉区在家庭教育指导领域持续深耕多年,无论是工作机制、指导内容,还是指导形式,均在武汉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此次研讨活动多维度、多层面、多学段全方位展示了江汉区家庭教育的卓越成果,充分彰显了江汉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后续开展类似研讨活动树立了优秀典范。

展望未来,张所长满怀期待地提出,希望江汉区能够继续深入探究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进一步强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更为稳固的信任关系。同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挖掘本土特色资源,打造具有鲜明江汉特色的家庭教育新范式。

武汉市教科院基教所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盛赞其策划精心、组织高效,并对江汉区教研培训中心以及江汉区盛世红苗幼儿园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感谢。

陈红梅表示,本次活动作为武汉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培训活动暨区域研讨会的开篇之作,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活动主题精准聚焦,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大胆创新,流程简洁清晰,全方位展现了区域、学校、班级积极行动的良好态势。

教研并进,智慧共鸣。本次活动从区域经验到校园实践,从课堂展示到跨界研讨,再到专家赋能,如同一场教育智慧的接力赛,构筑了一个资源共享、携手并进的平台,让与会者受益匪浅。未来,江汉教育将不断深化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致力于为家长提供有效陪伴和科学育儿的指导,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新生态。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