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肖新俊、杨莉、丁叶)幼有所育,是家事也是国事。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普惠托育”政策导向,于2024年9月整合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护理三大专业资源,建设托幼一体化专业群,构建“养、保、教、医”四维能力培养体系,为破解“入托难”探索职教创新路径。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印证了该校布局的前瞻性与实践价值。
从医学照护到医养结合的双向赋能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超三成的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有送托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有7.86%。面对这样的现状,随州职院凭借学前教育专业多年的深厚积淀,顺势而为,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并联合护理专业师资团队,全力打造托幼一体化专业群。
据了解,0-3岁托育方向侧重医学护理与科学照护,课程涵盖呛奶急救、感统训练、生理发育监测及过敏儿膳食设计;3-6岁幼教方向聚焦教育活动设计与教学能力培养,开设幼儿园活动策划、绘本教学等课程。前者注重“医教结合”的生命安全保障,后者强调“玩中学”的教育启蒙。
随州职院充分挖掘护理专业在医学照护、健康管理方面的专长,以及学前教育专业于幼儿教育、心理发展引导领域的优势,推动护理、学前教育与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紧密联动,构建了“观、保、教、玩、说、弹、唱、跳、画”九大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全方位培育学生 “养、保、教、医” 四位一体职业能力,为托幼行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学院每年选派10%专任教师赴合作托育机构实岗锻炼,并依托杨芳名师工作室,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名师带徒、校企联合教研的方式,将临床护理经验与学前教育理论融入到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中,为该专业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提供有力支持,致力于培养更贴合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从“有人带娃”迈向“科学带娃”的创新跨越
走进学院托幼一体化综合实训室,科技力量正在重塑育儿认知。专业聚焦智能化实训升级,计划建成婴幼儿照护智能实训室、育婴员技能鉴定中心等四大核心实训平台,配备AI生命监测系统及VR/AR虚拟仿真实训设备,覆盖呛奶急救、感统训练等200余个实操场景。
学生可通过智能仿真婴儿实时纠错、虚拟平台模拟突发事件处置,实现“理论-实操-评估”全链条技能提升,精准对接0-3岁托育与3-6岁幼教岗位需求。2024级托幼一体化试点班的张诗梦说:“常听老人说,百日内的孩子看不清颜色,学习后才知这是经验主义论断。新生儿出生一周即可分辨黑白对比。”
“我们培养的不是‘高级保姆’,而是用数据守护生命最初1000天的专业守护者。”学前教育专业负责人杨芳介绍,学院正推动托幼行业从“有人带娃”向“科学带娃”跨越,为破解生育配套难题提供可持续的职教方案。
从课堂实训到社区实践的托幼突围
学院与40余家机构构建的协同网络,正打通托幼服务“最后一公里”,将课堂实训转化为社区实践。专业群与本地区40余家幼教机构和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如曾都区第一幼儿园、随县实验幼儿园、随县县直幼儿园、随州妇幼保健院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见习平台,并创新“自评+企业评”多维考核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场景中开展实践技能的练习。
自2023年以来,专业群围绕曾都区、广水市、高新区、随县开展了近百次社会服务,截止目前,总服务人数达9249人次。
一次次的社会服务,让专业群教师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密切而深刻的沟通,使得专业教师能够紧扣行业需求脉搏,为该专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课程。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马大奎表示,学校始终立足“高校服务地方”的使命,通过整合学前教育、护理等校内优势资源,构建托幼一体化专业群,既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更是为地方民生需求提供职教方案。“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托幼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发展,为随州乃至鄂北地区‘幼有所育’的社会愿景贡献高校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