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问题为帆、实践为桨 墨水湖小学语文教研探索新航向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16:2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肖玉)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如何让教研真正“落地”?近日,汉阳区墨水湖小学语文教研团队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以“小切口、深研究”为路径,开启了一场“以真实问题驱动教学改进”的教研探索。通过聚焦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中的痛点,提炼出可操作、可迁移的解决方法,让教研从“理论研讨”转向“实践赋能”,推动“教师成长一小步,学生发展一大步”的教育愿景实现。

与以往教研活动不同,本次活动有三个特点:其一,问题导向贯穿始终,从“教师出题”到“教研解题”,所有讨论均基于一线教师的真实困惑;其二,分层落地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学段设计“精准策略”,如低年级重习惯培养,高年级重思维建模;其三,技术赋能紧跟潮流,引入AI批改系统、智能错题分析等创新工具,让教研与教育数字化趋势紧密结合。

活动前,学校给老师们布置了特别任务,提出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真实困惑,并通过在线问题征集表收集全校语文老师的意见。经过梳理与整合,学校确定了“阅读能力理解与提升”“写作教学与批改优化”等八大类讨论主题,每个主题下又细分具体问题。教研活动全程用AI记录和梳理,方便老师们学习和回顾。

墨小1.png.png

年级团队齐发力,教研成果展风采

4月3日,全体语文教师以“聚焦真实问题,落实细节教学”为舟,共赴这场教研之旅。通过以年级小组为单位的汇报教研活动,探索了适合不同学段的语文教学策略。

分层习惯,激活潜能

一年级团队以宋贝老师为代表,细化预习五步曲,注重分层作业,以“分层”和“习惯”为支点,撬动每一个孩子的语言潜能。避免了教学中“一刀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东校区一年级的张竹君老师针对早读学生到校参差不齐、早读难以高效利用的问题,分享了东校区一年级老师们自创的“花间晨读六法”,让晨读变得有趣且高效。

三步固本,亲子共读

二年级的李扬老师分享了二年级组独创的“三步固本术”,包括场景化记忆、错字档案和亲子共读。课堂里的“小先生制”和亲子诗会,让学生背诵不再枯燥,提升了学生长期记忆效果,增强了学生信心,让学生的听写与书写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亲子共读也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

四阶模型,思维跃迁

曹杏老师汇集三年级组智慧,融合创新“四阶思维模型”和配套“解构三重策”,辅以晨读暮省、智能错题本、“问题本”构建学习闭环。这一实践使答题规范率提升,误读率下降,思维指标提升不少,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零散感知到系统思维、知识积累到素养生成的三重跃迁,为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树起了典型范式。

AI赋能,提质增效

在“AI+教育”融合创新实践中,张晓禅老师系统展示了四年级语文教研组运用智能批改系统的教学实践。四年级组构建了“智能初评-教师审核-分层指导-靶向提升”四维教学模型,使作文批改效率大大提升,教师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教学设计,学生获得个性化成长方案,写作薄弱环节获得精准指导,修改有效性提升一半,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提质增效提供了可复制的校本范例。

墨小2.png.png

趣味策略,素养发展

为打破传统机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五年级老师通过文化探索、实践体验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文化认同感及社会情感能力。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生在趣味互动中深化对汉字文化、传统智慧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实现学科素养与文化传承的双重目标。

三阶推进,阅读提升

在核心素养导向的阅读教学改革中,丁楠老师阐释了六年级语文组构建的“三阶推进”课外阅读提升体系。创设“双维驱动”选书机制,建立“读-思-达”全流程培养模型,通过AI分析阅读盲区,生成专项训练进行思维可视化指导。此教学使班级人均月阅读量提升多倍,帮助学生建立起持续阅读习惯,为新课标背景下阅读能力培养提供了可迁移的实施范式。

墨水湖小学相关负责人寄语全体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要素和人文要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同时,也能够注重语言的优美性。“语文教学当如琢玉,需以‘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怀‘两句三年得’的匠心,在课堂教学的方寸间培育学生语文学习的灵性。”

语文教学是一场“细节的修行”,从习惯培养到夯实根基,从思维进阶到技术赋能,每一步都需“小而真”——小问题切入,真策略落地。未来,墨小语文大教研将继续以“问题导向”推动教研,让语文学习在每一个细微处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