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近日,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楚风童趣 劳动创未来”劳动实践展示活动圆满落幕。活动引入“前期年级展示+现场实践”模式,通过家校联动,让学生从“独立探索”到“集体绽放”,为劳动教育注入新活力。
活动前两周,各年级学生已开启“劳动预热”。低年级学生在家练习“剥”和“削”的技能,用萝卜、黄瓜等模拟楚文物造型;中年级通过电饭煲反复试验经典楚菜;高年级则对照传统菜谱,独立完成一道楚菜并记录心得。学校还组织年级内“劳动成果初展”,选拔优秀作品进入校级劳动实践展示。
“我每天放学都在厨房‘打卡’,妈妈说我快成‘果蔬拼盘专业户’了!”一1班刘语默笑着分享。家长感慨道:“孩子为练习‘凤凰拼盘’,削坏了十几个苹果,但看到她越来越熟练,我们全家都为她骄傲。”
决赛现场,低年级学生分别运用“剥”和“削”的技能,用蔬果拼出楚剧中人物头面;以橙子、香蕉、生菜拼出“孔雀开屏”的造型;中年级电饭煲中飘出腊味饭的醇香;高年级选手则现场清蒸“武昌鱼”,还原楚菜经典。评委们穿梭于操作台间,频频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瞬间。
“在家练习时总掌握不好火候,但老师教我用计时器控制电饭煲程序,今天我的腊味饭被大家抢着品尝!”四1班陈俊霖兴奋地说。“为了能将最好的状态呈现,这一周我放学回家就练习,我们家天天吃鱼。”六1班肖悦、六4班张子睿同学说道。
活动邀请展示学生家长见证,在现场特设“家庭劳动影像展”,滚动播放学生在家备赛的花絮视频:有的专注雕刻蔬果,有的与父母讨论菜谱,有的反复调整摆盘设计。三1班周梓曲的家长激动的说:“没想到孩子能独立完成这么多步骤,连做菜失败后主动复盘的样子都让我感动。”
”劳动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五(1)班黄馨的爸爸在采访中表示,“这种‘家庭实践+学校展示’的模式,既让孩子学会责任与坚持,也让家长重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是学校“家校共育劳动课程”的成果检验:“从家庭到校园,从独立探索到团队协作,学生不仅掌握了技能,更理解了劳动背后的文化逻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