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王雯婷、任斯佳)4月30日,武汉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培训暨硚口研讨会在硚口区崇仁路小学举办。本次活动以“携手·共享·成长——构建家庭教育伙伴共同体”为主题,共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
活动伊始,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许涛率先分享了《硚见未来 遇见精彩》实践项目,系统呈现了区域家校社共育的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地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区域层面的实践参考。
崇仁路小学梁晶晶老师通过家长课堂《用心倾听,用爱沟通》,与场内观众热烈互动,在轻松的氛围中生动演绎了家校情感联结的艺术,强调了家校沟通中“心与心的桥梁”的重要性。柳凤鸣老师以三十年教育实践为例,讲述了《漫漫研学路 融融家校情》。柳老师在“折腾”中践行初心,在“行走”中破界,通过班级“家校社”活动实现了共育共生。柳老师的案例表明,当师生携手、家校相知、生生相长,以“伙伴”身份共赴孩子成长这一目标时,家校共育的痛点和难点就能迎刃而解。
随后,崇仁路小学党总支书记胡祺以《伙伴,就是全世界》为题,分享了学校将“伙伴”理念融入教育基因的实践探索。崇仁路小学希望伙伴们能够互相看见、彼此尊重、携手同行,用家校社合力点燃孩子眼中的光,让孩子们因有伙伴而拥有更广阔的内心世界。
针对家校教育中“5+2=0”的难题,蒙真幼儿园、华师附小千禧城小学、崇仁路小学、七十九中、武汉四中的教师代表以及家长代表、社区工作者,在现场开展了《一条心,一股劲,一家人》主题教研沙龙。各方代表共同探讨破解之道,全学段的研讨充分体现了“一条心”的共识、“一股劲”的行动和“一家人”的归属感,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凝聚了合力。
武汉市家庭与社区教育研究室主任陈红梅、市教科院基教所所长张汉强分别从政策导向与专业实践层面,为家校协同育人指明了方向。
陈红梅主任在点评中表示,硚口区以“伙伴文化”为引领,倡导全学段协同育人,在街道设立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成功打破了传统单向模式,构建了多方平等对话、协同发力的创新机制。其最大的实践创新点是以全链条育人的模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学校、家庭延伸到社区,从课堂延伸到生活,学段纵向链接,场景横向联动,构建了良好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
张汉强所长也表示,本次活动让他坚定了三个“必须”,即家庭教育指导必须有统筹,要建立明确的统筹机制,将协同合作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落实到社区教育学院,在课题引领下创新模式;家庭教育指导的先锋力量必须是班主任,家庭指导应聚焦发展孩子;家庭教育指导必须延伸到校外,实现真正协同,要紧紧团结依靠社区力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他还提出了“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家庭教育的战略价值”“如何提升协同育人的效能”等问题,引发大家思考。
本次活动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剖析与专家指导,深化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共识。与会者一致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凝聚“一条心、一股劲、一家人”的合力,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