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 通讯员钟为均、龙华)4月29日,由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青春之歌——全国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南民族大学李云帆团队的“数字视光——以XR技术为核心的儿童青少年视力训练仪及数字视训平台”惊艳亮相。这件来自高校实验室的“黑科技”,以“软件定义视光”的突破性理念,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了“科技+医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方案,在展会现场备受关注。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传统视力训练设备笨重、方案单一、儿童依从性低等问题亟待突破。中南民族大学李云帆团队将虚拟现实(VR)、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打造出国内首个“All in one数字视训平台”,突破硬件依赖,构建“软件定义视光”的新范式,实现了数字孪生复刻诊疗方案、轻薄化硬件设计、底层算法库集成、智能中台实时分析等创新成果,通过生物指标分析实现“千人千面”训练方案,VR游戏化训练提升儿童参与度,数字平台打破医疗资源地域壁垒,展现了巨大社会价值。目前已累计服务超5000名用户,训练时长突破120万分钟。
“‘数字视光’项目的成功,是中南民族大学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以创新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当初立项时,我们便确立了‘真问题、真需求、真落地’的原则,鼓励学生从社会痛点中寻找科研方向。”指导老师潘泽江教授说道,在指导过程中,深刻感受到这群学生的韧性与创造力。他们不仅完成了技术研发,还主动对接医疗机构、企业,推动项目产业化,团队始终保持着创业者般的热情。
从实验室到国博展厅,这群大学生关注社会痛点问题,用技术创新积极回应“健康中国”战略。“从实验室到国家博物馆,我们走了三年。”项目负责人李云帆表示:“最难忘的是在眼科医院调研时,看到孩子们因近视而模糊的视野,那一刻,我们下定决心要用技术改变现状。我们做的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健康未来的桥梁。”团队成员肖娜也深有感触:“无数次算法调试、硬件迭代,甚至通宵赶工,但用户家长的感谢信让我们坚持了下来。科技的温度,在于它能真正帮助到需要的人。”
据悉,此次展览聚焦国家战略与青年发展,规划“科技新星”“青春奉献”“家国情怀”三大篇章,共有118个项目参展,构建起一场跨越学科、融合实践、传递梦想的对话,以实物、视频、展板等形式全面展示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秀实践成果。作为中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标杆项目,李云帆团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以科技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这场青年创造力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同频共振,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写下了“中国方案”的青春注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