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齐一璇 通讯员李莎)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盛大举行。江汉大学40余名优秀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专业课教师带领下参与大会的前期筹备和现场服务保障工作,包括专题展览英文讲解、会场会务保障、外宾陪同翻译等内容。他们以扎实的语言功底与良好的专业素养为大会注入蓬勃活力,向世界传递荆楚教育的温度与深度。
青春志愿行:专业服务彰显江大担当
大会主会场、嘉宾驻地酒店及开幕式现场,身着统一制服的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互相配合。他们既是跨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应急保障的“多面手”。面对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江大学子发挥语言优势,展现出良好的青年风采。酒店接待组精准对接嘉宾需求,用流利口语化解文化差异;指引组灵活进行双语切换提供精准引导,从容应对各类咨询;会务组连续奋战8小时,精准把控千余个座次引导标识,确保动线流畅。
主会场入口处,光绘签到墙前人流如织。英语专业2024级学生林湛翔用一场特别的“美食外交”温暖人心。当几内亚比绍官员因语言障碍困于外卖软件时,他不仅用英语逐步指导注册下单,更以热干面、三鲜豆皮为媒,让“武汉味道”成为外宾的独特记忆。
文化传译路:双语架起沟通之桥
在大会基础教育观摩现场,湖北省优秀基础教育学校展区以数字技术活化传统文化的创新实践引发全球瞩目。光谷第十五小学的数字皮影戏通过动态投影演绎经典故事,光谷第一小学的虚拟现实戏曲课堂重现汉剧名段,汉阳区郭茨口小学的3D数字青铜器展台解码千年楚文化密码……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师团队的专业同声传译,让参会嘉宾感受到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与一致赞誉。
谌怡然老师介绍智能皮影戏展区。通讯员供图
为确保讲解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团队提前研读荆楚文化史料,并赴参展学校实地调研,以深厚的双语功底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破解翻译难点,帮助国际嘉宾理解技术逻辑、深刻感知文化内涵,使湖北基础教育的数字创新方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同步抵达世界。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付诗惟等教师为大会的顺利开展提供翻译支持,作为专业译员积极参与各项接待工作。
在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玛利亚·路易莎·欧巧·费尔南德斯一行来访武汉期间,付诗惟老师作为随行译员,陪同其参观武汉市第二十九中学、武汉外国语学校和红领巾学校CBD校区,围绕西班牙语教育及人工智能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等前沿话题,与三校师生展开了深入交流。付诗惟老师以严谨的专业素养和高效的沟通服务,为双方顺利交流提供了有力保障。“衷心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中西学生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通过艺术与体育等形式加深彼此理解。”欧巧·费尔南德斯表示。
付诗惟老师提供翻译服务。通讯员供图
在此次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观摩现场,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MTI)、学科教学英语的研究生志愿者们在神龙小学艺术创造中心、教研室、实验室、食堂等多个展示区域,围绕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向外宾详细讲解分会场主题与亮点,帮助外宾快速理解中国基础教育的创新成果,为中外师生搭建起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李莹捷老师向外宾介绍智能美育测评展区。通讯员供图
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刑鸿莉为马拉维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诺里亚·恩钦古拉 翻译孩子们的舞蹈动作步骤。通讯员供图
为期三天的服务让志愿者们深有感触、收获满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中共预备党员程思雯表示,“作为外语专业学生,很荣幸能够参与本次活动,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近年来,江汉大学师生先后服务于大众电影百花节、《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中外企业家车谷论坛、第八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MoCA)、亚洲空手道青少年公开赛等多项国际会议、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以精准的翻译服务和专业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泛赞誉。通过参与此类高规格、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师生在志愿服务中拓展了文化视野、提升了育人成效,在奉献社会中践行了学科思政、增强了文化自信。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内涵,鼓励学生依托多语种专业优势展现江大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定期选拔并组建多语种志愿者人才库,持续为国内外会议、区域论坛、大型赛事等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多语种志愿服务,致力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