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黄培 林杉)5月15日下午,2025年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平行会议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平行会议承办单位之一,武汉理工大学深度参与“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及“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两大会议,全方位展示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与前瞻思考,以主动担当为全球教育数字化变革贡献智慧与方案。
三维一体:AI赋能教育创新的“武理工模式”
在“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平行会议上,校长杨宗凯系统阐释了学校“三维一体”的创新生态——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领域,形成“学科+技术+产业”多元协同平台。
他提出,面对智能时代教育转型的挑战,学校坚持“共建、共赏、共享”理念,通过重塑课堂标准、驱动课堂革命,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新范式。“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我们致力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教育智慧与科技力量。”杨宗凯表示。
副校长王发洲则结合实践案例,指出智能时代需从“知识存储型”转向“知识重构型”能力培养,学校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革命,强化跨学科融合与人机协同创新能力,为全球教育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深耕STEM:争创数字化转型的“中国标杆”
在“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平行会议上,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争创数字化转型标杆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探索与实践》新书,系统梳理教育数字化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为全球高校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校长杨宗凯从“学AI、用AI、创AI、护AI”四个维度,阐释智能时代教育变革路径,强调“教育需从知识为重转向能力为重,以开放共享的姿态探索个性化新形态”。会议期间,学校围绕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交通工程、生命科学等交叉领域举办七场专题研讨会,汇聚全球学者共探前沿趋势,彰显学科优势与创新活力。
作为国内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领军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以“人工智能+”为支点撬动教育范式变革。从构建全球最大智慧教育平台到推动STEM教育与产业创新有机融合,从打造“材料+”大模型到孵化数字化大学实践样本,学校始终走在技术赋能教育的第一线。
“人工智能向善的力量,必将照亮教育的未来。”杨宗凯在大会上的铿锵之语,不仅是对学校使命的诠释,更彰显了中国高校在全球教育变革中的责任担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