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余艳)5月15日至16日,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大赛以“创新引领,智驭未来——深化数智教育教学实践,领航数智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吸引了全国110所高校的431个教师团队参赛,覆盖全部学科门类,参赛教师及团队成员共计1566人。经过校赛、全国初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40所高校的60门课程脱颖而出,入围全国现场决赛。
本次大赛分为数智赋能教学应用、数智赋能校企合作、数智赋能实践教学三个赛道,旨在为高校师生搭建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开放式平台,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决赛现场设置了直播观摩室及线上直播通道,供全国教师学习交流,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
大赛选手、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唐飞在《电气工程基础》课程中率先尝试使用知识图谱、AI助教等技术开展数字化教学。他表示,在数智时代,传统的师生二元关系已逐渐演变成“师—生—机”三元关系,作为高校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构建“人机共建—人机协同—人机共评”的数智教学新范式。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受访人供图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系的教师韩晓乐参赛的项目依托于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物理化学》,主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之困、应用之困、价值之困”。韩晓乐认为,数智时代的来临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理解并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数智时代,持续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高效赋能学生发展。
韩晓乐参赛现场。受访人供图
来自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赵晶老师及其团队主编了全国首部生化AI教材,该教材集成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具备教学评一体化智能平台功能。据赵晶介绍,该教材已在空军军医大学四年制、五年制、八年制全体学生中铺开应用,并面向全国医学院校共享。
赵晶指导学生。受访人供图
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赛评选出特等奖10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87项、三等奖132项及优秀组织奖16项。16日下午的闭幕式还举行了大赛颁奖仪式和大赛交接仪式,第二届大赛将由中南大学举办。
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学敏表示:“本次大赛是高校教师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契机,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更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对促进教师数智教学、培养具有数智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大有裨益。”
决赛期间,嘉宾和选手们还观摩了“湖北高等教育数字化成果展”和“武汉大学数智教育成果展”,大家围绕人工智能对教学影响的变革开展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据悉,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承办,并得到了数智教育实践创新联盟、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