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重庆高新区的“美育手册”: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园,智慧蓝染社团课程助力非遗蓝染手工艺的传承;“红色美育”在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校园落地生根;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学生与AI设计的吉祥物“虎娃”互动创作动画;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学生走出校园,将艺术的舞台搭建在剧院、社区……
重庆科学城树人思贤小学校小贤童在智能书法教室学习。
从传统文化到思政育人,从画笔创作到数字赋能,从校园课堂到社区街道,一幅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美育图景跃然眼前,全区形成一副欣欣向荣的美育新样态。
5月19日下午,2025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高新区,开启了一场有关“智慧+美育”的视觉盛宴。
高位谋划美育新定位
构建“三化五全”美育育人新体系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重庆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美育工作要求,构建起多跨协同、多元共生的“三化五全”“新智慧美育”育人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美育改革,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这一体系不仅是美育改革的前沿探索,更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密码。
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川剧艺术节。
“三化”即人的智慧化、技术的智能化、生态的协同化的高度统一,“五全”指全要素、全学段、全场域、全过程、全媒体的有机融合。“三化”画像,“五全”搭桥,塑造起纵向贯通、横向融合、多维立体的美育格局。
走进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一场以AI技术开展的智慧蓝染社团课如火如荼,借助信息科技与化学实验,跨学科开展非遗蓝染手工艺的传承。
这只是重庆高新区“新智慧美育”课程创新的一个缩影。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围绕“科创高新·智慧教育”发展思路,出台《“新智慧美育”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一域发起、成渝两城融合、辐射‘一带一路’”发展目标,全力打造全国“智慧+美育”新高地。
为推动“新智慧美育”工作,利用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教育、文旅等多部门融合的体制优势,推动“GUIS”全要素集成,统筹政府(G)、高校(U)、科研院所(I)和中小学校(S)多元主体,建立“专项投入、汇报交流、考核评价”三项制度。
同时,发起成立“新智慧美育”共同体,统筹各方力量,卷入72所大学、300余个市级以上美育平台和6个省(市)部分中小学校,通过时时连线、月月研讨、年年展示,实现资源共享、艺术互鉴、跨界交流、文明对话,推动中小学美育高质量发展。
强力筑牢“美育素养”新基座
“在地+在线”立体浸润美育新融合
在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校,该校积极探索“美育+思政”育人新模式,以合唱、戏剧、衍纸等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通过原创歌曲《小萝卜头是谁》、原创音乐剧《永远的九岁》……实现文化传承与审美素养双提升,让“红色美育”在校园落地生根。
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校新智慧美育成果汇报展示。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艺术节展演。
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推动着重庆高新区美育工作加速升级、破土拔节。
为撬动“新智慧美育”落地,重庆高新区建构并探索出“135”运行机制:“1”即一个数字化平台——“新智慧美育平台”,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保障共同体运行;“3”即“校地统筹协调、项目创新实施、多元监督考核”三大制度;“5”即共同体运行的“教学、宣传、活动、实践、创造”五大阵地,联合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72所大学,智慧美育研究院、罗中立美术馆、虎溪街道、重庆文旅城等38个单位,吸引四川、重庆、广东、新疆、西藏、青海6个省(市)地区1206所中小学校参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智慧美育共同体建设启动仪式。
在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中学校,每年的“红五月”成为师生们经历美、展示美、享受美的难忘经历。
在重庆高新区,逐步构建起“33531”育人新体系,即“美慧观、共情观、创生观”的 “三观”美育理念,“育己、育人、育社会”的“三育”美育目标,“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生活美育、遗产美育、生命美育”的“五维”美育内容,“从游、顺性、构境”的“三大”美育浸润方式,“超学科美育评价”的“一套”美育评价系统。
2023年,“新智慧美育共同体”以“智能美育”类别全国第一名入选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
高质推进数字赋能美育新实践
“研训评”专业支撑美育新生态
在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邀请高校美育专家进校讲学、高校艺术团进校演出、举行美术展览、进高校参观等项目,实现了“中学”与“大学”“双向奔赴、共同精彩”已成为常态。
重庆高新区立足课堂主阵地,常态开展“5+N”智慧美育教研,创新开展“校院联合美育教研”,集中开展“全学段、全学科、全员”美育大培训,提升全体教师美育素养;并形成“名家定期引领+教研员全程指导+学员深度实践”的研修模式,实现美育教师梯队发展。
重庆科学城巴福小学校巴福刺绣非遗课程。
同时,创新实施“S2C”数字教育变革,全面架构“一生一空间、一师一平台、一校一特色”的美育教育数字化平台,区域内试点推行“书法智慧课程、AI编曲课程、数字美术馆、云上艺术展厅”,全域内实施“数智互生式”艺术研学实践,形成“线上学习感悟、线下探究体验、知行合一互鉴”的虚实融合新样态。
川渝美育课堂教学研讨大会。
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中学校“放歌红五月”班级合唱比赛。
5年来,重庆高新区中小学学生获得美育类国家级奖项438项、省部级3208项;学生在2024年公布的重庆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美术学科各项数据都位列全市第一名;美术教师在省部级赛课中,所有参赛选手均获得市级一等奖,小、初、高全学段实现“大满贯”;重庆高新区音乐、美术教师代表队双双荣获团体一等奖总成绩、获奖率均居全市第一名。《“新智慧美育”系统构建与融合实践共同体》项目,以全国“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验收。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锚定打造“西部基础教育高地制高点”目标,深耕新智慧美育建设,持续输出高新经验与方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美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让美育之花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广阔天地中绚丽绽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