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田野、王金娥、陈冲)技能荣耀绽放,榜样激励前行。5月21日下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术报告厅内掌声雷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金牌获得者曹博返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从中职生成长为世界冠军的奋斗历程。
曹博的故事始于2017年的中考抉择。数学物理成绩不错、对电子元件充满好奇的他,放弃了上普通高中,选择就读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中职期间,他参加了几次省、市级比赛,虽然成绩并不理想,但并没有就此退缩。
2020年考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后,18岁的曹博闯入世界技能大赛全国赛,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然而,在次年的国家集训队选拔赛上却因失误遭到淘汰。
2023年,曹博以教师身份再战全国赛,斩获金牌并入选国家队。2024年,历经5个月的“早八晚十”密集训练与多地拉练,终在法国里昂摘下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了湖北代表团世赛金牌零的突破,收获了全国技术能手、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工匠等系列荣誉。
曹博世赛领奖现场。学校供图
讲座现场,曹博多次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回忆起就读中职时拆解家电研究元件的经历,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支撑他在“宿舍-食堂-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中,完成超3000小时的训练量,甚至寒假自学C语言、疫情期间居家专攻理论。
“心态稳定与策略清晰是越战越勇的关键。”曹博分享道。面对赛场紧张情绪,他的应对策略是“专注当下任务而非结果”,并通过模拟赛适应节奏、调整状态。谈及焊接基本功,他笑言“没数过焊坏多少板子”,但每天坚持用200+焊点的小板保持手感,量变促成质变。
对于学弟学妹们的技能提升、心理调适、发展规划等方面问题,曹博建议,要分阶段学习,先理论打基础,实践再转化,多交流技术难点,小技巧往往能高效破局;要聚焦当下“能做什么”,而非“结果如何”,循序渐进,定期休息避免疲劳,保持学习效率;任何时候起步都不晚,先明确方向,再专注深耕,备赛过程本身就是成长。
讲座尾声,曹博鼓励学弟学妹:“青春短暂,唯有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才能在时代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现场掌声如潮,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闪烁着对技能报国的憧憬。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管锋介绍,建校75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构建多元化培养机制,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以上,培养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张宝辉,辽宁舰电气系统建造负责人王长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许勇等一大批服务大国重器建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