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从课堂到企业一线 武交院学子“毕业即上岗”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4日19:0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马艳)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浪潮中,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学院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以“课内外联动培养”为根基,构建起“理论夯实-实践进阶-企业淬炼”的人才培养闭环。今年4月,12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在顺丰武汉东西湖转运中心及郑州港区转运中心的工学交替中表现优异,获企业高度认可。

课内外协同育人 打造复合型人才“孵化器”

作为以培养快递物流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专业,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始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双线并行”的培养模式。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打破传统授课模式,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

为进一步推进“三进一融”导师育坊建设,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老师们创立了“云邮科创”高质量导师育坊,师生共建“云邮科创之屋”,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技术进阶“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能接触智能分拣、智能仓储、无人配送等前沿技术。此举旨在深化“导师育坊”育人模式,打破传统育人边界,汇聚校内外的育人资源。

老师们带领学生参与企业横向课题,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经过不到两年培养,高年级学生已成长为能独立完成项目的“小工程师”。他们主动担任大一新生的“技术导师”,带领学弟学妹提前学习设备操作、数据处理等基础技能,形成“以老带新、阶梯成长”的良性循环。

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打造的“课堂打基础、课外强技能、传承促成长”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前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工学交替奠定了坚实基础。

工学交替显成效 企业一线检验“真功夫”

今年4月14日至25日,12名学生带着课内外积累的“硬实力”,走进顺丰两大转运中心,开启为期两周的沉浸式全链条岗位淬炼,从鄂州枢纽的智能分拨区参观,到工程管理部现场业务感知,再到中控室数据监控实操,学生们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深度参与转运中心核心业务。因前期在“云邮科创”平台积累了设备调试实践经验,学生们在维养巡检、操作规范改进等任务中表现突出。企业带教师傅评价:“这些学生上手快、肯钻研,能主动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展现了职业院校学生的高素质。”顺丰管理层表示,学生的综合能力超出预期,体现了学校“理实结合”培养模式的显著成效。

师生参观花湖国际机场顺丰转运中心。学校供图 

产教融合再升级 现代学徒制开启新征程

基于工学交替中学生的优异表现,物流学院与顺丰签订了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本学期结束后,学生将以“准员工”身份重返企业,在导师一对一指导下开展深度岗位实习,聚焦智能设备运维岗位,向“技术骨干”目标迈进。

谈及实践收获,学生代表徐振银表示:“在学校的‘云邮科创之屋’,我们学会了用理论分析问题;在顺丰的现场,我们学会了用技术解决问题。现在更清楚自己要深耕的方向,接下来会针对性学习相关知识。”

学生在转运中心进行故障检修。学校供图

从课堂到科创平台,从校园到企业一线,邮政快递智能技术专业的育人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扎实的课内外联动培养,是学生在企业实践中“立得住、行得远”的根本。这种“厚基础、重实践、强协同”的模式,不仅为学生铺就了从“知识学习者”到“岗位创造者”的成长之路,更以可复制的经验,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范本。

【责任编辑: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