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刘苒漪)今年六月,刚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毕业的冯博文,就已经成为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一名正式员工。回想2022年入校第一个学期的那个冬天,图书馆窗外的冻雪尚未消融,冯博文就捧着厚厚的英语资料认真学习起来。进入大学后,他为自己绘就了一幅清晰的航图:“逐梦深蓝,英语,就是我的船帆!”
初入武交院,冯博文和许多新生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也夹杂着几分迷茫。船舶专业的课程,从电焊到制图,既扎实又充满挑战。“幸运的是,专业课老师们不仅传授技术,更点明了方向:英语,是叩开船舶行业大门的金钥匙。”老师的话语,如同灯塔,照亮了他前行的航道。一个消息让他心头一振:英语拔尖的大一新生,有机会参加英语四级考试。他立刻找到当时的英语老师潘老师。“潘老师,我想试试。”潘老师被他的热忱打动,欣然应允。备考的日子里,冯博文格外珍惜时间,“刚高考完不久,知识点还记忆犹新,加上自己制定的计划,最终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考试。”
四级通过后,冯博文面临一个选择:是全力备战专业技能大赛,还是冲击英语六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无论选择哪个,都难免留下遗憾。”经过一番思考,他最终选择了后者。然而,六级的难度远超预期,第一次考试,他差了20分。“那段时间,我确实有些气馁,也听到了一些冷言冷语。想想备考期间错过的比赛、聚会……觉得有些亏欠。但转念一想,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实习前再拼一把。”冯博文没有放弃。
大二下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园里还弥漫着寒假的慵懒气息,冯博文却已踏着残雪走进了图书馆。“三个月,除了周末,我几乎每天都来打卡。”他回忆道。最难忘的是端午节前一周,图书馆里人迹寥寥,天气燥热难耐,同学们或出游或归家,他独自守着书本和习题。“那段日子确实不好熬,但幸好,没有白费功夫。”
转眼到了招聘季。看着身边那些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的同学,冯博文捏着自己略显“空白”的简历,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岗位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他频繁地往学院老师办公室跑。“老师们特别耐心,总是不吝赐教,帮我分析情况、提供建议。”这些“及时雨”般的指导,让他逐渐稳住了心神。
综合考量后,冯博文选择了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初入职场的兴奋很快被现实的挑战所取代:“报到第二天就上岗,节奏快得让我有些手足无措。”他被分配到修船的船体科实习。起初,学生思维让他显得有些被动,“不太敢问,也不太主动交流。”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这家外企修的船大多是外轮,接触的船员清一色外国人。“这时候,英语真的成了必需品。”当不少同事还在为日常沟通而烦恼时,冯博文已经能够进行基本的工作交流。然而,现实也给他上了一课:“课本上的英语和船舶专业英语,完全是两个世界。”图纸上的专业术语、船员口中的行话,常常让他“看不懂、听不懂、说不顺”。部门领导建议他:“自己补,从专业单词开始啃起。”于是,他的工具包里多了一个单词本,每天学到的、遇到的,都一一记录下来,定期翻看。
实习三个月,冯博文渐渐适应了船厂的节奏,工作也开始“稳稳向前”。
目前,冯博文已深度参与8艘船舶的维修工作。实习期间,他始终以严谨的态度跟随师傅学习,圆满完成了1艘散货船和4艘集装箱船的维修任务。后期,他独立承担了3艘船舶的舾装件与钢结构维修工作,在实战中不断精进技艺,以清晰的职业规划指引成长方向,用每一次精准的操作诠释着船海人的匠心与担当。
谈及未来,这个年轻人眼神坚定:“船舶行业前景广阔,挑战也肯定更大,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他寄语学弟学妹:“船海学院为我们提供了高起点的平台。希望大家早做规划、早做准备,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对成长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