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 实习生何若萌)近日,武汉文理学院信志星志愿服务队奔赴湖北省咸宁市栗林村,开展“青春心向党,寻根桂花香”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围绕思想引领、暑期帮扶、科技创新、拓宽视野、传承文化等内容,开设了丰富的特色课程,包括Scratch编程(基础编程思维培养)、AI通识(人工智能启蒙)、手工非遗文化(传统技艺体验)、心理健康(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提升)、兴趣科学实验、传统五禽戏课程教学等。
6月30日开班仪式上,“大风吹”游戏迅速打破了孩子们之间的陌生与羞涩。团队成员通过别具特色的自我介绍(如才艺展示、姓名谜语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原本拘谨的孩子们逐渐放松下来,彼此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亲近与信任,也为后续教学合作奠定基础。
安全是成长的基石。信志星志愿服务队结合当地池塘、河流等水域分布特点开展了“暑夏防‘双险’,安全乐无边”的安全主题课堂。全员诵读“六不准”口诀,以强化防溺水意识。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他人中暑的急救措施的掌握,志愿者通过模拟演练,确保同学们在面对可能发生的溺水或中暑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孩子们深刻认识到溺水和中暑的危害,并掌握了基本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信志星志愿服务队以此为契机,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程。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让孩子们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结合“沂蒙精神”宣讲,孩子们深受感动。沂蒙山区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志愿者们还跟随村委会拜访了退伍老兵,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通过信息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优势,信志星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人工智能通识”特色课程。机器人的现身,让同学们对于“人工智能”有了具象化的认识。课堂上,队员们运用“Deepseek”解答孩子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奇趣问题,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科技世界的大门。
7月2日,非遗“衍纸”小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创意乐园。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衍纸艺术的历史和特点,然后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衍纸作品。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彩色的纸条卷、捏、贴,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
接下来的日子里,信志星志愿服务队将继续用爱与知识,为孩子们的假期增添绚丽色彩;用行动与担当,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