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张文博、罗冠)7月8日至14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潜心护苗·水韵筑梦”志愿服务队深入湖北省潜江市,开展了一场覆盖8个社区、2所学校、2家社会机构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由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张文博、罗冠带队,7名大一学生组成的青年队伍,依托于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通过“社区+学校+社会机构”三线协同模式,为500余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及特殊儿童量身打造了30余场主题活动。
“潜心护苗·水韵筑梦”志愿服务队与潜江市民政局风信子社工合影。学校供图
在潜江市高场社区,志愿者雷淏杰以“小小赤子心 满满爱国情”为主题,通过国歌共鸣与历史互动游戏,让国家认同在童言稚语中扎根。在袁桥社区红色文化“李书城李汉俊诞生地”纪念碑前,孩子们佩戴红领巾,凝视革命事迹墙,在《红星歌》的合唱中感悟信仰力量。“以前只在课本里看到英雄,今天站在他们生活过的地方,感觉热血在沸腾。”一位参与寻访的孩子说。在行知实验学校,志愿者覃敏璐的“童心向党·强国有我”主题宣讲,将爱国情怀融入儿童的心田。
在潜江市青年之家内,漆扇的雅致光华在孩子们手中流转。志愿者黄雨茜、刘思琪引导少年们执笔勾勒,将传统工艺的匠心与童真创意相融。“原来非遗这么美。”小舒同学兴奋展示自己的作品。
“游泳要去正规场,陌生水域我不去。”袁桥社区里,志愿者朱康带领孩子们在防溺水飞行棋游戏中边玩边学,安全口诀朗朗上口。高场社区内,消防知识通过粘土手工与情景剧变得生动可感。“教会孩子们道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朱康深有感触。在行知实验学校,溺水急救技巧的实操演练更让留守儿童明白:“会游泳不等于安全,保护自己每一步都要谨慎。”
情绪粘土雕塑在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化身“心理气象站”。吴嘉琪用“气球理论”教会孩子接纳情绪:“坏情绪憋着会爆炸,说出来才能轻松。”雅苑社区的职业体验日,覃敏璐引导孩子们描绘“未来画像”。“我想当老师,因为能点亮别人的梦想”的童声宣言令人动容。从蔡湖到雅苑社区,雷淏杰将“诚信”品德融入生活案例,孩子们在“真真假假”游戏中体悟“言出必行”的重量。龙淑娟的生活技能课则让叠衣系巾成为小主人的勋章,“我的事情我能做”的成就感洋溢在稚嫩脸庞。
团队走进潜江市特殊儿童康复中心与特殊学校。志愿者吴嘉琪在一位女孩主动接过棒棒糖时泪湿眼眶:“这份信任,胜过千言万语。”当团队捐赠的文具玩具被郑重接过,康复中心陆老师感慨:“被‘看见’的温暖,是孩子们最需要的阳光。”特校党委书记吴培岸的“生命教育课”引发青年深思。
潜江市特殊教育学校党委书记吴培岸给志愿者开展“生命教育”。学校供图
据了解,此次实践活动非终点。团队将与潜江市民政局未保中心深度合作,建立儿童成长档案,通过日常线上关爱服务、定期主题活动等形式,构建起“实践+跟踪”的长效守护机制,让爱的滋养持续浸润童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