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教育首页 > 新闻现场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青春”团队昙华林寻味非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7日09:2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 通讯员孙若晨、谢芳)夏日的阳光洒满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社区云华服务中心。七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青春”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这里,开启了一场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云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智青春”团队师生有序参观非遗文化手工作品。当看到精美作品中现代化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巧妙融合时,师生们赞叹不已。

云华服务中心开设了景泰蓝、泥塑、造纸、油纸伞、剪纸、风筝等多门非遗传承课程,瞬间吸引了团队成员。大家兴致勃勃地投身景泰蓝、纸鸢及手工造纸等制作技艺的体验中。

制作景泰蓝作品时,团队成员赵纯斌全神贯注地用镊子尖轻推铜丝。为让“福”字笔画弧度恰到好处,铜丝三次崩开,他便一次次调整镊子角度,汗珠从额头滑落,眼神却始终专注而坚定。

另一边,鲁若雪在绘制纸鸢时感慨:“从前觉得传统纹样只是图案,没想到每个花纹和色彩都藏着手艺人对生活的心境与感悟。”她轻触燕子纸鸢,话语里满是触动。

体验造纸技艺时,杨仁杰将湿纸轻覆在晾板上,乳白纸浆从指缝滴落。手指触碰那些缠在一起的纤维,他盯着纸面上慢慢消失的水痕,琢磨许久后感叹:“原来所谓匠心,是把‘差不多’碾碎成无数个‘再试一次’。”

云华服务中心非遗课程讲师邱洁,既是授课老师,也是优秀非遗文化的传播者。“智青春”团队师生与她面对面访谈。谈及从事这项工作的缘由,邱老师说:“起初是兴趣,后来便成了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一代代人的热爱与坚守。我与这些技艺结缘,希望能为非遗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智青春”团队在云华服务中心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是智能制造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智能制造学院团总支书记谢芳表示:“此次活动以非遗文化传承为核心,通过深度参观、技艺体验、采访交流等形式,为学生搭建了探寻非遗魅力、学习非遗技艺、增强文化自信的平台。”

【责任编辑:黄培】